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果王”李恒义:苹果论个卖 山沟里种出最好的苹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甘肃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88票  浏览2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31日 12:34
  别人的苹果是论斤卖,老李的苹果是论个卖:15个装在盒子里的苹果卖价140元,一个要卖将近10元钱。这样的苹果,老李今年卖了5000盒——共75000个。
  
  常人很难想得到,老李的苹果每个都有“身份证”:果身上晒着“SOD”字样,还贴着防伪标识,可以语音报号证实一下苹果是不是老李手中务出来的。
  
  “以前苹果都是架子车拉着在本地卖,现在我们的苹果是用汽车、火车往外卖。靠苹果,村里人盖新房、买小汽车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种苹果带来的变化,老李说起来很平静。
  
  老李名叫李恒义,是当地有名的“苹果大王”,祖祖辈辈生活在甘肃省东部的静宁县仁大乡。这是一个海拔1300多米的黄土高原上的小地方,就在丘陵沟壑遍布的这块儿黄土地上,蕴藏着栽植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
  
  今年66岁的李恒义,20多年前开始和苹果“结缘”。喜欢看报看杂志的李恒义,从农业杂志上看到,自己家乡是非常适宜种植苹果的“特区”,于是就顶着压力买来苹果苗,尝试着种了100亩。
  
  几年后果树开始挂果,见到收益的村民们也有了积极性,在几经种粮还是种果树的波折和争议后,苹果种植开始慢慢地在全县扩大开来。李恒义的眼光又瞄向了静宁县的外面,他从山东引进了红富士等好品种的果树苗。
  
  “我们这里种粮食全靠天吃饭,一亩小麦最多打不上500斤,一般年份只有200多斤,连投入都不得够。而种果子,几年前一亩地就能得5000元,现在一亩果园收入一万元不成问题。”李恒义告诉记者,苹果树栽植6年就到了盛果期,亩产可达5、6千斤,果园管理好的话,能持续30多年。
  
  为了让村民们能够生产出品质更好的苹果,李恒义组织周边26个村、1140户农民成立了果农协会,建立了2000亩示范园,带动了绿色无公害苹果出口基地5万亩。
  
  “务得了不如务得好,务得好不如务得精。”李恒义花钱费劲地请来果树栽植方面的专家甚至是院士来讲课,给村民们传授果园管理、病害防治、树种选育等知识。苗木老化、重茬病害、土壤退化等问题一直是李恒义的心病,今年他带着协会农民开始搞脱毒苗木的实验,一棵脱毒苗要20元,而普通的苹果树苗每棵不过1到2元。
  
  静宁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庆告诉记者,当地因独特优越的地理环境,苹果个大形正、色艳鲜脆、酸甜适口,储藏期长,而且糖分、氨基酸及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曾在深圳国际果品博览会上评为“中华名果”,2008年向北京奥运会供应20多吨鲜果。据介绍今年静宁县有38万亩挂果面积,产量达到40万吨,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来自于苹果,而老李他们种植的苹果亩产量、亩收入在全国来讲都是很高的。
  
  “收入越高,干劲越足,就越舍得给苹果地投入。”20多年来,李恒义在请专家讲课、学习推广新技术、引进实验新苗木等方面,投入不下50万元,他还申请注册了“仁大苹果”的商标品牌,目前已建立起“精品SOD苹果连锁生产基地”。
  
  从优质苹果到品牌苹果、到精品苹果、到功能苹果,李恒义对发展高品质高价值的苹果栽植的追求没有停止过,“吃葡萄要去吐鲁番,吃苹果就来仁大川。”李恒义自己编了一句顺口溜,他希望家乡的苹果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