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走基层---我的十年》我们要到一片苹果地里去认识一位叫曹小林的农民,高中毕业之后,他与许多农村里的年轻人一样,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到城里打工成了改变命运的首选,但是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老家种起了苹果对,正是与苹果结缘,才让他的生活在这十年间发...
11月2日,吴成全在柠檬园里采摘柠檬。 记者田雪皎摄影报道 2002年 吴成全所在村子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一半田地成了弃荒地 2005年 全村实行土地流转,1100亩柠檬基地建设铺开 2012年 国外已向水观村...
11月14日,三亚“木瓜哥”从三亚运来200箱木瓜,捐赠琼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然后通过网络微博义卖,当天即将这200箱木瓜全部卖完,一共获得3000元钱。琼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何子江称,协会将把这3000元钱存入协会基金,用于资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75岁二次创业,昔日“烟王”褚时健变身“橙王”;85岁首次接触电商,“褚橙”进京。 在生鲜食品电商网站本来生活网的主页上,“北京独家特级褚橙”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在“褚橙”11月5日在京开卖之前,“褚橙进京”的倒计时牌...
中新社广州11月14日电题:马来西亚“杨桃阿姨”广东当义工传授种植经验 作者 廖丽丽 郭军 “我是一个农民,所以我懂农民的苦楚,我把自己30多年种果树的经验教给果农,他们高兴,我也高兴,这是我和广东的缘分。”67岁的马来西亚果农杨秀芳13日晚在...
中新网太原11月12日电(李新锁)开设葡峰山庄网站、注册葡峰老农商标、借助阿里巴巴电子营销平台将山西清徐葡萄远销至北京、山东、湖北、安徽等省市,12日,在山西清徐著名的葡萄产区,呈阶梯状排列的葡萄林万籁俱静,辛苦劳碌一年的果农正“把酒话桑麻”。 ...
每年进入秋冬季节,人们总能在西站西路一巷道口看到一个守着一辆破旧三轮车卖吊蛋梨、青香蕉的老人,他便是七里河区崔家崖村的果农王老汉.。几年来,始终保持在他脸上的那份微笑如他所出售的“古董”水果一样,从来没有变过。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见到这位...
果树专家话今昔 本报记者李峰 47岁的省农科院果树专家马明,在农村从事科研与培训工作已经26年了。 马明说:“以前,一个农业科技项目经费只有几千元;如今,小项目10多万元,大项目过百万元。” 经费多了,变化就大。 马明说...
新浪农业讯 西部基层副镇长王涛、公益人士邓飞、农享网CEO徐亚峰8日做客新浪农业微访谈,围绕微博帮农寻找农产品销路,联手微公益向贫困地区乡村儿童捐助大病医保基金这一热点话题展开,并就三农问题、果品营销、以及微公益活动与网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
这两天,泽头镇峰山村果农刘新庆的160多亩红富士苹果正在收获。今年红富士苹果价格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他的果园出产的部分苹果仍然卖出了每公斤6元的高价。这是他坚持采用生态管理技术的结果。 11月5日上午,刘新庆在自己果园的办公室内摆弄几块刚收到的牌...
苹果丰收,本来是一件喜事,但是面对成堆的苹果却销售无路,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洪洞县龙马乡郑家寨村及附近的果农遭遇丰收苹果滞销的情况。一位80后农村女孩却独辟蹊径,通过网络发表微博,为乡亲们滞销的苹果觅寻销售出路。 “亲们,尧都区魏村镇有一...
75岁,褚时健再创业;85岁,褚时健“橙果”进京。新京报记者刘夏摄 褚时健创业十年后“橙果”进京 75岁,褚时健再创业;85岁,褚时健“橙果”进京。 这次,云南哀牢山上种植的冰糖橙,要“嫁接”电子商务第一次卖进京城。 听到来自北...
长寿新闻网 记者 阳键 “以前得过铜奖,今年要得金奖。”11月6日,云台镇梅沱村7组果农程绳说,他家的沙田柚不仅要参展,而且还要夺奖。这些天来,他很花了一番心思挑选参赛柚子。 程绳家里的土地都种上了沙田柚,共有150株沙田柚树。用油饼和农家...
邓福斌(“三亚木瓜哥”)夫妇南国都市报记者杨洋吴英印摄 “三亚木瓜哥”的果园遭台风“山神”重创图片摘自“三亚木瓜哥”微博 10月30日,媒体报道了网友“三亚木瓜哥”邓福斌的木瓜园受台风“山神”重创,微博营销免费赠木瓜给网友,而走红网...
正在给果树修枝的黄春源说,猕猴桃收获后如何修枝是一门技术。邹建新摄 黄春源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农业技术员,心中始终装着为农民服务。10多年来,他跑遍了和平的200多个村,爬遍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山头、沟壑,村民们称他是“种果的活地图”。为了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