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斌把西方管理模式引入到了现代农业管理中 他们,有的是潮男,有的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有的是学经济管理的博士。他们都选择了农田,选择做一个农民。曾经一个个急着跳出农村的人,却在多年以后陆续回归。究竟现在的农村,有什么迷住了他们? 本报...
“‘海葵’台风把大棚吹倒了,所以这十几天来都在抢修……”记者近日来到德清县下渚湖畔,景园农庄庄主沈国兴和20多名工人正在矫正大棚。他说,这几天,大棚就能全部修好,接下来就要规划种草莓了。“这次损失不小,有近60万元吧。”但当记者问他是否考虑换行当时...
65岁的成少金是扶欢镇小卷洞村出了名的果树种植户,从最初只是单纯的果苗种植到如今的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水果,他的“果子”生意是越做越大,自己的一生也与水果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年种植 攒了经验又见了商机 成少金从1984年开始从事果苗种植,期...
季伟平非常与众不同。翻开他的履历,这个出身平凡的农民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闪光经历,但七年锲而不舍的创业历程,却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跌宕起伏——不断受挫、反复失败甚至因此一贫如洗,他却始终只认两个字:坚持。 这份即使家人都...
中国网-天下浙商 杭州8月28日讯(记者 程鹏宇 实习记者 张丹菁 俞小宣/摄) 因为爱人最爱吃葡萄,所以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为她搭建了最健康最生态的葡萄。起始只是源于对爱人的一份深情,想为心爱的人搭建一座属于她的葡萄园,而今却已俨然成为了一个所有创业人的成功典...
周朝军在观察水果的生长。沙默张睿摄 在贵州创业的众多温州人中,周朝军显得与众不同,他不像许多同乡那样把钱投入到房地产、矿产等来钱多且快的行业,而是从事国内外优质果树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他创建的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至今已在贵州全省四...
通讯员 喻开发 本报记者 张湘河 永顺县松柏镇坝溶村有个土家族老人叫何国良,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猕猴桃迷。 松柏镇是个种植猕猴桃的好地方,上世纪90年代末,这里就成了湘西猕猴桃种植基地。何国良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迷上了毛茸茸的猕猴桃。除了花钱买《猕猴...
图为龚祖亭老人近影。(张夏珍摄) 奉化一位八旬老人,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叫《桃乡话桃———桃文化漫谈》。4万字的篇幅并不长,但里面不仅谈到桃子的起源、栽培和传播历史,还全面阐述了奉化桃产业的发展历程。 这位老人名叫龚祖亭,原籍...
准备上市的芒果。 果农在摘收芒果。 合作社的芒果长势喜人。 彭时顿简介 彭时顿,1975年6月22日出生,祖籍福建,中共党员,海南省青联委员。2005年至今任三亚施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至今任三亚斯...
央视财经《高朋满座》论坛于8月24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的宗旨是致力打造中国商界的一次盛宴,以“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为主题。 中国汇源果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在论坛上称,它并不是一个改变,坚持,坚持战略,以退为进,退二进三,...
——岑巩县客楼乡群众种植水蜜桃致富的故事 10年前,**员陈智点燃的“一把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把岑巩县高寒山区的客楼乡变成了“蜜桃之乡”。 如今的客楼,群众家家户户种桃。每当秋季来临,连绵起伏的山山岭岭,桃红叶绿,果香四溢,一片片...
工厂生产旺季时安排4000农民务工就业。通讯员王跃德摄往年,每逢水果丰收,邵阳新宁、武冈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交通不畅、喊不起价,果农干脆要购买者自己去山里摘,再按几毛钱一斤贱卖;大部分果子甚至只能烂在地里。 看到这一切,端了多年外贸“铁...
中新网重庆8月22日电(饶禹 陶瑕霜) 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对农技一窍不通的中学体育老师;20多年后,他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技专家。从一名“门外汉”到桃李满园的“土专家”,重庆秀山县金银花专家黎江国在他拓荒而建的“百果园”中华丽转身。 半路出家...
8月8日,台风“海葵”过后,天台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因果修缘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大棚塑料薄膜被大风吹破,防鸟网也破败不堪。 “检查后发现,没有一张防鸟网和薄膜是完好无损的。”负责管理合作社的两个大学生王志强和王威杰...
在金凤镇虎峰村的维乐果园,周维坤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记者 周邦静 摄 主城已进入盛夏高温时节。当人们为每天的大汗淋漓、酷暑难耐烦恼时,九龙坡区金凤镇虎峰村的周维坤却在大汗淋漓中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他用10年时间自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