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水果的甜蜜与期盼
水果之乡是兰溪
兰溪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四季鲜果不断,盛产杨梅、大红柿、枇杷等,其中尤以马涧杨梅、穆坞枇杷、余粮山大红柿最为有名。近几年来,水果产业在兰溪迅猛发展,已成为兰溪农民的“摇钱树”。
要说兰溪的水果之王,当属杨梅了。民间历来有“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数兰溪”的说法。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杨梅之乡”。全市现有6.5万亩杨梅林,主栽品种有木叶、黑炭、东魁等。东魁因色泽紫黑乌亮、个大味甜、汁多核小,在江浙一带极具盛名。杨梅主要分布在以马涧为中心的四个乡镇。如今,沿兰浦公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马涧镇杨梅现栽种面积近4.1万亩,今年总产量约1.3万吨,比2009年增产19.7%,产值1.192亿元,占全镇农民收入的38%。
枇杷是初夏时节水果中的佳品,也是兰溪市重点发展的主导水果之一。穆坞村是兰溪枇杷专业村,位于女埠街道北角的山坞之中,全村有403户,1380口人,枇杷种植面积5500多亩,户均枇杷种植面积10多亩。穆坞枇杷粒大,汁多且甜,是浙江名牌产品。过去,穆坞村民主要种植红薯,自1984年开始种植枇杷以来,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去年,人均枇杷收入1.2万余元,比20多年前翻了25倍。
兰溪还是中国南方柿的主要产地。黄店镇余粮山村是大红柿的主产区,大红柿种植面积1万多亩。余粮山海拔500米,因为早晚温差大,使生长的柿子糖分高,淀粉含量少。去年,在第四届全国柿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上,余粮山产的大红柿以鲜红艳丽的色泽和细、软、脆的口感,被评为“全国十佳优质产品”。黄店的万亩大红柿基地已通过“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和“无公害大红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目前正是柿子生长的季节,柿子长势良好,预计今年产量可达五六百吨。
破解杨梅保鲜的难题
杨梅保鲜是长期困扰广大杨梅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杨梅成熟期正值初夏,在常温下杨梅两三天就会变质,更不用说承受长距离的运输了。
7月13日,已过杨梅收获期近一个月,记者来到兰溪马涧镇时,镇委书记吴歆居然还能拿出一篮新鲜的杨梅招待我们。原来,近几年兰溪在杨梅储运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马涧镇马五村的杨梅产销大户朱必强去年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兰溪第一家杨梅冷库。记者吃到的杨梅就是在冷库里保存了20多天的杨梅。
兰溪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四季鲜果不断,盛产杨梅、大红柿、枇杷等,其中尤以马涧杨梅、穆坞枇杷、余粮山大红柿最为有名。近几年来,水果产业在兰溪迅猛发展,已成为兰溪农民的“摇钱树”。
要说兰溪的水果之王,当属杨梅了。民间历来有“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数兰溪”的说法。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杨梅之乡”。全市现有6.5万亩杨梅林,主栽品种有木叶、黑炭、东魁等。东魁因色泽紫黑乌亮、个大味甜、汁多核小,在江浙一带极具盛名。杨梅主要分布在以马涧为中心的四个乡镇。如今,沿兰浦公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马涧镇杨梅现栽种面积近4.1万亩,今年总产量约1.3万吨,比2009年增产19.7%,产值1.192亿元,占全镇农民收入的38%。
枇杷是初夏时节水果中的佳品,也是兰溪市重点发展的主导水果之一。穆坞村是兰溪枇杷专业村,位于女埠街道北角的山坞之中,全村有403户,1380口人,枇杷种植面积5500多亩,户均枇杷种植面积10多亩。穆坞枇杷粒大,汁多且甜,是浙江名牌产品。过去,穆坞村民主要种植红薯,自1984年开始种植枇杷以来,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去年,人均枇杷收入1.2万余元,比20多年前翻了25倍。
兰溪还是中国南方柿的主要产地。黄店镇余粮山村是大红柿的主产区,大红柿种植面积1万多亩。余粮山海拔500米,因为早晚温差大,使生长的柿子糖分高,淀粉含量少。去年,在第四届全国柿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上,余粮山产的大红柿以鲜红艳丽的色泽和细、软、脆的口感,被评为“全国十佳优质产品”。黄店的万亩大红柿基地已通过“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和“无公害大红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目前正是柿子生长的季节,柿子长势良好,预计今年产量可达五六百吨。
破解杨梅保鲜的难题
杨梅保鲜是长期困扰广大杨梅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杨梅成熟期正值初夏,在常温下杨梅两三天就会变质,更不用说承受长距离的运输了。
7月13日,已过杨梅收获期近一个月,记者来到兰溪马涧镇时,镇委书记吴歆居然还能拿出一篮新鲜的杨梅招待我们。原来,近几年兰溪在杨梅储运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马涧镇马五村的杨梅产销大户朱必强去年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兰溪第一家杨梅冷库。记者吃到的杨梅就是在冷库里保存了20多天的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