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水果的甜蜜与期盼
兰溪果业期盼技术破题
今年穆坞枇杷的价格出奇的高,收购价每公斤达到120元。但果农的收入并没有较大的增长,原因是枇杷产量低。“都是年初那场倒春寒惹的祸。”7月22日,穆坞村党支部书记王茂星叹道。今年春节后雨水特别多,当时正是枇杷开花结果的时候。3月9日一场倒春寒,气温一下子降到零下7℃,枇杷树的枝条绝大多数冻死了,产量只剩下20%,净利润损失约1500万元。
而余粮山村的大红柿子,同样也有自己的苦恼。余粮山村支书鲍顺来告诉记者,8月底至10月初是柿子的成熟期,可每到8月底柿子快成熟的时候,柿子的顶部容易发黑、腐烂,台风来临的时候更为明显,最多时近60%的柿子受损。
鲍顺来说,这种情况是近六七年才有的。“我们最初以为是台风造成的,拿到有关部门进行酸雨化验,结果一切指标正常。他们曾经尝试过喷洒各种病菌药,都不起作用。”柿子烂顶的原因,至今仍找不到答案。“我们已经请省林科院的教授前来指导。”鲍顺来所在的合作社向农户租了4块地进行试验,在柿子成熟期进行转菌基因研究,他们期待能找到柿子烂顶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中低档杨梅的销路也是兰溪杨梅面临的一大难题。”马涧镇农办副主任章庆辉说,兰溪杨梅优质果率、商品果率偏低,今年的商品果产量中,优质果仅占28.9%。目前,中低档杨梅主要用于罐头、蜜饯加工,这部分占了杨梅总产量的1/3。目前,兰溪有杨梅罐头加工企业8家。很多农户自己把杨梅腌好、晒干成初级产品后,卖到广东等地进一步深加工。现在慈溪、仙居等地的杨梅加工,多是鲜榨杨梅汁,而兰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高投入的杨梅鲜加工工艺成了市场的一个缺口。
针对兰溪中低档杨梅销路难的问题,兰溪积极从品种改良和招商引资两方面着手解决。兰溪以前的杨梅品种主要是木叶,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黑炭和东魁,现在这两个品种占了80%。兰溪市农业局制订了打造兰溪精品果业方案和兰溪市杨梅品质提升实施意见,通过推广杨梅矮化丰产、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标准化措施,推进兰溪杨梅管理水平和品质的提高。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地招商引资,希望通过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来提升兰溪的杨梅加工工艺水平。
今年穆坞枇杷的价格出奇的高,收购价每公斤达到120元。但果农的收入并没有较大的增长,原因是枇杷产量低。“都是年初那场倒春寒惹的祸。”7月22日,穆坞村党支部书记王茂星叹道。今年春节后雨水特别多,当时正是枇杷开花结果的时候。3月9日一场倒春寒,气温一下子降到零下7℃,枇杷树的枝条绝大多数冻死了,产量只剩下20%,净利润损失约1500万元。
而余粮山村的大红柿子,同样也有自己的苦恼。余粮山村支书鲍顺来告诉记者,8月底至10月初是柿子的成熟期,可每到8月底柿子快成熟的时候,柿子的顶部容易发黑、腐烂,台风来临的时候更为明显,最多时近60%的柿子受损。
鲍顺来说,这种情况是近六七年才有的。“我们最初以为是台风造成的,拿到有关部门进行酸雨化验,结果一切指标正常。他们曾经尝试过喷洒各种病菌药,都不起作用。”柿子烂顶的原因,至今仍找不到答案。“我们已经请省林科院的教授前来指导。”鲍顺来所在的合作社向农户租了4块地进行试验,在柿子成熟期进行转菌基因研究,他们期待能找到柿子烂顶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中低档杨梅的销路也是兰溪杨梅面临的一大难题。”马涧镇农办副主任章庆辉说,兰溪杨梅优质果率、商品果率偏低,今年的商品果产量中,优质果仅占28.9%。目前,中低档杨梅主要用于罐头、蜜饯加工,这部分占了杨梅总产量的1/3。目前,兰溪有杨梅罐头加工企业8家。很多农户自己把杨梅腌好、晒干成初级产品后,卖到广东等地进一步深加工。现在慈溪、仙居等地的杨梅加工,多是鲜榨杨梅汁,而兰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高投入的杨梅鲜加工工艺成了市场的一个缺口。
针对兰溪中低档杨梅销路难的问题,兰溪积极从品种改良和招商引资两方面着手解决。兰溪以前的杨梅品种主要是木叶,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黑炭和东魁,现在这两个品种占了80%。兰溪市农业局制订了打造兰溪精品果业方案和兰溪市杨梅品质提升实施意见,通过推广杨梅矮化丰产、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标准化措施,推进兰溪杨梅管理水平和品质的提高。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地招商引资,希望通过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来提升兰溪的杨梅加工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