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传统梨逐步萎缩将消失 "西洋梨"成主打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68票  浏览13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14日 16:01
烟台传统水果“梨”不受待见
  
  近年来,以三季梨为代表的“西洋梨”和日韩品种沙梨走俏烟台,种植面积约为16万亩,占据了种植总面积的80%
  
  以上,成了果农致富的“摇钱树”。而相比之下,龙口长把梨、砀山酥梨、莱阳荏梨等本土梨种植面积日渐萎缩,目前总面积不足4万亩。
  
  面对外与内的竞争,“本土梨”路在何方?昨日,YMG记者专程前往龙口、牟平、莱州等烟台老梨主产地采访。市农科院专家们表示:烟台老梨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步萎缩,或许在多年后消失,究其原因是品质存在缺陷、经济效益不好。目前,西洋梨品种是烟台的发展大方向,市民或在近年内习惯吃上营养丰富、外观漂亮的“红皮梨”。
  
  本地老梨逐步萎缩
  
  国外品种一枝独秀
  
  鲜梨上市季,烟台各大水果主产地均聚集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抢购。昨天上午,在莱州市文峰路街道杏园村郭振铎的三季梨种植园内,三三两两的果农们正在忙着摘梨、运输。地头红色天棚下,收购商忙着组织工人验级、装箱。
  
  “预计,今天赶下时间,能下2万来斤,装1400个箱。”郭振铎欣喜地说,“鲜梨成熟时间段不同,下树也分批次。早在半个月前,我就摘了4万来斤,这批次估摸在6万斤左右,而下批要在一周后,那就是扫尾了。”
  
  莱州引进发展三季梨已有十多年历史。目前,该市三季梨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每年这个时节都会有大量外地客户云集莱州,抢购三季梨。“现在我们这边都栽这个品种,其它的大多都砍伐掉了。”文峰路街道山口村果农王希良介绍,前些年,他家也是主栽本地品种的,但是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全部嫁接、砍伐,换成了西洋品种,目前共栽种有4亩地。
  
  王希良所说是实话。在西洋梨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黄县长把梨、砀山酥梨、莱阳荏梨等本地老品种,一直是莱州的主栽品种,为当地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今,功臣已老,这些本土品种在莱州仅是零星种植,莱州一地的面积不足2000亩。
  
  “不光莱州如此,全市都是这个现象。”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技术室主任苏佳明介绍:近几年,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反映,果农开始了自我调节,一些本土老梨品种纷纷面临砍伐现状,目前,全市梨树种植面积约25万亩,但是本地老梨仅能占20%的份额,其它的全部换成了西洋品种和日韩品种。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