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野藤葡萄缘何减产不减收
今年因受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盖北全镇1.2万亩葡萄总产量2.5万吨,比去年减产5.6%,但葡萄销售形势总体较好,总产值1.344亿元,基本实现减产不减收目标。尤其青果葡萄出现一果难求现象,青果葡萄平均每斤价格达1.3元,比去年涨了一倍。
记者了解到,今年盖北葡萄之所以减产不减收,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葡萄品质的提高,野藤品牌的提升,景区品位的提档,产销对接的提效。
引进新优品种,葡萄品质提高
“目前,我们盖北镇共有葡萄品种66只,早、中、晚熟搭配合理,色、形、味各不相同。”盖北镇农业副镇长马百根介绍,早几年,盖北镇葡萄种植品种中巨峰、红富士、藤稔等传统品种占到80%以上。近年来,通过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出台新品种引进奖励、品种改良补助等政策,经产量、培育难易、市场效益等三轮筛选后,择优选种了夏黑、巨玫瑰、醉金香等优良品种。今年又试种了红马斯卡特、东方之星、贵公子、克伦森无核等新品种,其中晚熟品种克伦森无核将葡萄采摘季节延迟到11月份。
“在引进新优品种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葡萄生产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防治,积极运用大棚避雨、滴灌、果穗套袋、限根栽培、控产提质等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高效生态农药,防范病虫害侵蚀,杜绝农药残留和空气污染。目前,全镇已推广设施栽培面积5000多亩,逾葡萄总种植面积的一半。”
新技术研发的加快也促进了葡萄品质的提高。近年来,盖北镇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挂钩合作,积极引进优质种苗种芽,建立实验基地,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举办华东葡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著名的葡萄专家为广大果农授课讲教;创建首家华东地区葡萄文化研发中心,推动野藤葡萄在科研、育苗、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推广,带动产学研一体化。盖北镇野藤葡萄研究所选送的“金手指”荣获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盖北镇被定为“全国果品行业信息采集定点单位”,成为浙江省内六个全国知名水果市场行情监测点之一。
深挖文化内涵,野藤品牌提升
“今年葡萄节期间,我们通过精打细造节会活动,深层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大大提升了野藤品牌。”马百根告诉记者,今年,盖北镇通过举办葡萄开摘仪式、环虞自行车骑行大会、全省葡萄精品赛、摄影名家聚焦葡萄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旅游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等国内30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推出的“野藤葡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举办的文化旅游节网络发布会、首届微信大赛等活动,造浓了网上网下氛围,聚集了省内省外人气,打响了“野藤”品牌。
据介绍,盖北镇还突出“葡萄为媒,文化唱戏”主题,收集整理有关野藤葡萄的民间故事、传说及葡萄诗篇,创作野藤系列“打油诗”、“野藤”之歌,建造野藤葡萄文化展厅、文化长廊、文化苑,全方位、全天候展示野藤葡萄文化元素。并整合串联周边文化底蕴深厚的夏盖山庙、摩崖石刻、谢晋故居等人文景点,让游客在品味甘甜爽口的同时更享受丰厚的文化大餐。
“我们是盖北镇首批‘信义示范户’,更应带头做好诚信经营。”作为“信义示范户”,陈增灿、朱小珍、严永三等葡萄种植大户在感到荣耀的同时,更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这些葡萄种植大户告诉记者,镇里十分重视营造诚信经营氛围,葡萄开摘前专门组织合作社负责人、果农进行诚信培训;葡萄种植户必须遵守《野藤葡萄行业自律公约》,葡萄专业合作社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和《游客接待协议书》,缴纳“诚信保证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葡萄产业协会党支部牵头实行“星级”管理。一系列的举措使得诚信经营气氛浓厚,今年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游客反映普遍较好,“野藤”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配优基础设施,景区品位提档
近年来,盖北景区旅游及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大型游客服务接待点等观光接待设施一应俱全,生态停车长廊等交通设施宽敞大气,标识标牌系统详尽,卫生设施清洁干净。盖北镇城建副镇长朱利刚介绍,借力市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契机,今年盖北镇又对进园沿线的丰富、镇东村的道路、河岸、停车场进行了整体绿化,沿路农户墙面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每月集中镇村力量开展环境卫生、违建拆除整治活动,对村内道路、卫生死角、重点违章进行大清除、大整治,有效改善了镇村面貌,营造了干净整洁靓丽的乡村旅游环境。
“我们还开通公园免费观光车,安排镇村干部双休日在景区重要地段值勤疏导,增派公安干警加强巡逻,基地秩序井然。并设立咨询、投诉、求助服务热线,组建专业导摘服务队伍,提升了基地导摘服务水平。”
创新营销手段,产销对接提效
“我们通过举办野藤葡萄经贸洽谈会,20余家省内外收购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与6家合作社成功签署了青果5800吨、红果4200吨的收购协议,占到今年盖北葡萄总产量的40%,大大缓解了葡萄销售压力。”马百根告诉记者。
盖北镇今年首次推出农超对接、网络营销等模式。野藤葡萄首度进驻水果超市,并在淘宝、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站开设6家专卖店,产品采用“真空—泡沫箱”包装,通过顺丰快递24小时内送达杭州、江苏、上海等10多个一线城市,葡萄保鲜如初,受到大量顾客热捧。6家合作社网上成交量2000多箱,3家合作社推出的网上采摘电子门票销售出1930张,野藤葡萄成为浙江日报淘宝U网上全省唯一的农业(葡萄)金名片,为网络规模销售开了好头。
盖北镇还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介线路,加强与市内外重点旅行社挂钩合作,将野藤公园作为虞山舜水旅游线路精品站重点推介,并邀请浙江品质旅游联盟走进野藤葡萄公园,推出自酿葡萄酒等特色旅游项目,开展“万亩葡萄夏清凉”系列游活动,掀起团队游、自驾游热潮。
记者了解到,今年盖北葡萄之所以减产不减收,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葡萄品质的提高,野藤品牌的提升,景区品位的提档,产销对接的提效。
引进新优品种,葡萄品质提高
“目前,我们盖北镇共有葡萄品种66只,早、中、晚熟搭配合理,色、形、味各不相同。”盖北镇农业副镇长马百根介绍,早几年,盖北镇葡萄种植品种中巨峰、红富士、藤稔等传统品种占到80%以上。近年来,通过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出台新品种引进奖励、品种改良补助等政策,经产量、培育难易、市场效益等三轮筛选后,择优选种了夏黑、巨玫瑰、醉金香等优良品种。今年又试种了红马斯卡特、东方之星、贵公子、克伦森无核等新品种,其中晚熟品种克伦森无核将葡萄采摘季节延迟到11月份。
“在引进新优品种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葡萄生产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防治,积极运用大棚避雨、滴灌、果穗套袋、限根栽培、控产提质等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高效生态农药,防范病虫害侵蚀,杜绝农药残留和空气污染。目前,全镇已推广设施栽培面积5000多亩,逾葡萄总种植面积的一半。”
新技术研发的加快也促进了葡萄品质的提高。近年来,盖北镇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挂钩合作,积极引进优质种苗种芽,建立实验基地,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举办华东葡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著名的葡萄专家为广大果农授课讲教;创建首家华东地区葡萄文化研发中心,推动野藤葡萄在科研、育苗、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推广,带动产学研一体化。盖北镇野藤葡萄研究所选送的“金手指”荣获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盖北镇被定为“全国果品行业信息采集定点单位”,成为浙江省内六个全国知名水果市场行情监测点之一。
深挖文化内涵,野藤品牌提升
“今年葡萄节期间,我们通过精打细造节会活动,深层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大大提升了野藤品牌。”马百根告诉记者,今年,盖北镇通过举办葡萄开摘仪式、环虞自行车骑行大会、全省葡萄精品赛、摄影名家聚焦葡萄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旅游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等国内30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推出的“野藤葡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举办的文化旅游节网络发布会、首届微信大赛等活动,造浓了网上网下氛围,聚集了省内省外人气,打响了“野藤”品牌。
据介绍,盖北镇还突出“葡萄为媒,文化唱戏”主题,收集整理有关野藤葡萄的民间故事、传说及葡萄诗篇,创作野藤系列“打油诗”、“野藤”之歌,建造野藤葡萄文化展厅、文化长廊、文化苑,全方位、全天候展示野藤葡萄文化元素。并整合串联周边文化底蕴深厚的夏盖山庙、摩崖石刻、谢晋故居等人文景点,让游客在品味甘甜爽口的同时更享受丰厚的文化大餐。
“我们是盖北镇首批‘信义示范户’,更应带头做好诚信经营。”作为“信义示范户”,陈增灿、朱小珍、严永三等葡萄种植大户在感到荣耀的同时,更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这些葡萄种植大户告诉记者,镇里十分重视营造诚信经营氛围,葡萄开摘前专门组织合作社负责人、果农进行诚信培训;葡萄种植户必须遵守《野藤葡萄行业自律公约》,葡萄专业合作社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和《游客接待协议书》,缴纳“诚信保证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葡萄产业协会党支部牵头实行“星级”管理。一系列的举措使得诚信经营气氛浓厚,今年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游客反映普遍较好,“野藤”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配优基础设施,景区品位提档
近年来,盖北景区旅游及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大型游客服务接待点等观光接待设施一应俱全,生态停车长廊等交通设施宽敞大气,标识标牌系统详尽,卫生设施清洁干净。盖北镇城建副镇长朱利刚介绍,借力市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契机,今年盖北镇又对进园沿线的丰富、镇东村的道路、河岸、停车场进行了整体绿化,沿路农户墙面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每月集中镇村力量开展环境卫生、违建拆除整治活动,对村内道路、卫生死角、重点违章进行大清除、大整治,有效改善了镇村面貌,营造了干净整洁靓丽的乡村旅游环境。
“我们还开通公园免费观光车,安排镇村干部双休日在景区重要地段值勤疏导,增派公安干警加强巡逻,基地秩序井然。并设立咨询、投诉、求助服务热线,组建专业导摘服务队伍,提升了基地导摘服务水平。”
创新营销手段,产销对接提效
“我们通过举办野藤葡萄经贸洽谈会,20余家省内外收购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与6家合作社成功签署了青果5800吨、红果4200吨的收购协议,占到今年盖北葡萄总产量的40%,大大缓解了葡萄销售压力。”马百根告诉记者。
盖北镇今年首次推出农超对接、网络营销等模式。野藤葡萄首度进驻水果超市,并在淘宝、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站开设6家专卖店,产品采用“真空—泡沫箱”包装,通过顺丰快递24小时内送达杭州、江苏、上海等10多个一线城市,葡萄保鲜如初,受到大量顾客热捧。6家合作社网上成交量2000多箱,3家合作社推出的网上采摘电子门票销售出1930张,野藤葡萄成为浙江日报淘宝U网上全省唯一的农业(葡萄)金名片,为网络规模销售开了好头。
盖北镇还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介线路,加强与市内外重点旅行社挂钩合作,将野藤公园作为虞山舜水旅游线路精品站重点推介,并邀请浙江品质旅游联盟走进野藤葡萄公园,推出自酿葡萄酒等特色旅游项目,开展“万亩葡萄夏清凉”系列游活动,掀起团队游、自驾游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