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2012年苹果种植收益大幅降低
通过九户农调户了解到,2012年苹果在生长期时,遭遇干旱天气,导致单个苹果重量偏小,直径在75毫米以上的苹果仅占40%,而往年则占到60%以上。苹果亩产量有所下降,与去年相比略减3.14%。此外,在苹果收购连续三年低利润的行情下,收购商对再次入市都格外的谨慎,苹果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2012年,九户调查户中有五户适时出售完毕,有四户全部入库(截止目前只有一户的出售率为38%,其余三户仍未出售)。
苹果亩均产量下降、成本上升、果农收益下降。所调查的九户,苹果平均销售价格为3.6元/公斤,与去年相比下降16.3%;亩均产量为3607公斤,与去年相比下降3.14%,平均亩产值为13163.79元,与去年相比下降17.2%;亩均支出费用共计8189.2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9.53%。每亩净利润为4974.51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94%。
沂源县物价局分析认为,苹果收购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入市谨慎。冷库苹果连续三年大赔的行情下,不仅严重挫伤了收购商收购入库的积极性,还使得收购商背负一定债务,无剩余资金收购苹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收购价格,收购商对再次入市都格外的谨慎,导致到目前为止我县苹果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果农自存比率相对往年有所增加。二是客商减少。2012年底雨雪天多于往年,导致苹果储存及运输不便,南方客商前收购苹果大量减少,截止目前在我们调查的三个乡镇的冷库中,几乎无苹果出库。三是天气影响。果品质量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但在2012年春季适遇干旱天气,使苹果个头普遍偏小,影响苹果外观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果农的收益。四是大市场影响。2012年,沂源县农资、人工费用的上涨使农产品成本增加,而真正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不涨,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水平,果品非生活必须品,果品的消费与消费群体的收入息息相关,对果品的购买力大大减少。五是资金影响。由于连续几年苹果收购价格低迷,收购商大多亏本经营,往年贷款难以归还,金融部门对再次放贷不积极,导致收购商资金难以筹集。
根据调查结果和以上分析,沂源县物价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结合实际提早发现市场变化,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果农和经营企业及时采取合理的销售策略,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规避风险,抓住时机,薄利快销,避免苹果压库,从而使利益最大化。同事,发挥行业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的作用,加强苹果的内在质量管理与引导,市场竞争以及基地发展等行为,同时协调好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关系,统筹兼顾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利益,让整个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对广大果农而言,一方面要适时出手,决不能惜售。经验表明,“利市快出手,臭市慢出手”,多数果农越贱越慌,仓促出手,肯定赔钱。应该进行质量分类,以质论价,时机出售,方为上策;另一方面是要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应作为重中之重。强化质量意识、抓好产品质量关,不断提升优果率所占比重。在确保市场供求的基础上,调整经营思路,生产部分高端苹果等,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也可获得客观收入。
第三,对果品经销商而言,一定要瞄准时机入市收购。不能因亏损了今年就不收购,尤其不能把特殊年份遇到的特殊情况当作一般规律来遵循,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注重普通消费主体,同时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扩大营销范围。
第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苹果是当地最大宗的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中占主要地位。苹果运销是否顺畅,关乎农民增收更关乎农村经济发展。金融部门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苹果收购放贷,将其列入政策性支持贷款项,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苹果收购流通顺畅。
(刘海霞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