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外资掘金中国农业调查:寿光本地育种企业被边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8票  浏览3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7月14日 13:47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寿光调查发现,洋种子攻城拔寨势头凶猛,本土种子企业可以说是全面溃败,几无还手之力。不仅如此,外资已在蔬菜等农产品流通流域深度渗透,对农产品交易议价权虎视眈眈。当地也在积极支持企业研发,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寿光可视为中国种业的一个缩影,引入外资有助于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但外资操纵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正在累积。目前,中国种业小、散、乱的局面、企业研发力量尚较薄弱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与跨国“大鳄”们抗衡。他们建议,加强对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管理,引导国内种业重组整合,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研发。
  
  谋议价权 外资萌动物流园
  
  不仅仅是种子繁育、销售,在蔬菜等农产品流通环节,外资也已深度渗透。
  
  “水太深了,摸不透。”从事蔬菜贸易20余年的沈晓日,每年从寿光运输蔬菜到大连销售,这是他对新建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感受。
  
  他在物流园理货区租了一个包含生活区的理货位,缴纳了2万元保证金。按照物流园对他们的承诺,头一年不收租金,第2年、第3年每年1万,第4年、第5年每年2万。目前有2000多户在园区内经营,物流园对卖方按比例抽取交易佣金(外省菜按2.3%,本地菜按1.6%),对买方只收取少量手续费。“按理说,这一收费标准不算高,但说不好什么时候会提价。”沈晓日不无担忧。
  
  沈晓日所在的物流园正是黑石等基金充满兴趣的投资标的。“黑石卖菜”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外资进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忧虑,毕竟流通环节不同于生产环节,其对价格的控制力更强。
  
  可查资料显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公司成立于2009年初,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是爱晚工程旗下香港旺益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规划总投资额20亿元,占地3000亩,2009年11月开业。但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物流园幕后实际控制人为戴秀丽家族,他们拥有人和商业(01387.HK)超过56%的股份,其在哈尔滨经营的哈达公司号称东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物流园执行董事、总经理栾元伟表示,以黑石为首的部分基金与旺益集团共同组建一家名叫香港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地利控股”)的公司,以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批发市场为依托在香港上市。这些基金共投资了6亿美元,其中黑石占1.9亿美元。
  
  栾元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强调,黑石等基金并没有直接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而是投资在“地利控股”,“地利控股”的IPO没有时间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