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外资掘金中国农业调查:寿光本地育种企业被边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8票  浏览3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7月14日 13:47

  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介绍,目前外地菜在寿光的中转全部通过物流园完成,寿光本地菜大约有15%-20%通过物流园交易。除了这一个占地3000亩的市场外,物流园还准备在寿光各产菜大镇建设10个二级市场,替代此前田间地头的原始交易方式。市场调研选点工作已结束,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投资,可以是物流园独立投资,可以是合作建设,也可以是承包委托经营,希望借此掌握本地菜80%以上的交易量。
  
  对此,不少寿光人认为是物流园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田间地头的零散交易很难控制,并且寿光还广泛存在着“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一位人士表示,他们直接从农民那里收购蔬菜,分拣包装后直接供应到本地和外地的一些超市,这样的公司在寿光还有好多家。不过,也有人忧虑,通过前期的让利优惠措施以及与当地蔬菜经纪人灵活的合作,很难说今后物流园不会控制更大的份额。
  
  除此以外,物流园已着手开拓水果流通生意,并考虑涉足海产品、粮食、小食品物流。时来滨透露,目前物流园日收入最多时能达到4000万。
  
  按照投资之初的设想,物流园每年的税后利润预计能达到6亿,不到4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而投资方更是一直以“农副产品航母”为目标,在全国各地洽谈物流园项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戴氏家族在重庆、成都、海南、长春、沈阳、大连、北京等地寻觅投资项目,采取的方式都是兼并甚至是独资兼并。
  
  若真能掌控遍布全国的一张农产品销售网络,黑石等基金无疑将对蔬菜价格形成链条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对于这一话题,虽然时来滨强调,公司“不会漫天要价”,从而挤压上端菜农和下端消费者的利益,但外界仍不无疑虑。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如果只是地方性的市场,难以形成垄断,而构筑全国性网络就值得警惕。
  
  让人忧心的还有粮食流通领域的外资进入。从2008年开始,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跨国公司开始涉足中国粮食流通领域。
  
  在食用油领域声名赫赫的益海嘉里近年来就在低调而快速地推进其在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加工项目,并顺势延伸至物流项目。在河南郑州、湖南衡阳、山东德州……,紧扣“粮源”、“物流”两大关键词,益海嘉里兴建的项目一是位于粮食主产区,二是均包含物流环节。对此,李国祥表示,虽然在粮食领域形成操纵能力相当困难,益海嘉里的物流项目目前也基本为自身加工环节服务,但外资快速的渗透力仍不容忽视。
  
  外资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渗透,引起了部分人士对其控制价格的忧虑。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