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外资掘金中国农业调查:寿光本地育种企业被边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8票  浏览2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7月14日 13:47

  一些专家建议加强对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管理,因为外资利用得好可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但利用不好可能存在被外资控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支持农业引进外资,但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农业部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对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投资的管理。
  
  黄德钧认为,要与国外种业公司抗衡,中国应引导国内种业进行重组整合。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多达8000余家,但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这种小而散的局面无法与国外种子大公司竞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2009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李国祥表示,除了政府加强调控和管理之外,本土农业企业也应该把握政府为本土企业争取的空间,迅速成长起来。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种业的一大短板在于国外种子公司都是育繁推一体化运作,而中国虽有不少科研机构进行研发,但其研发成果“离市场还有好一段路”。而除了几家较大的种业公司,本土的诸多种业公司还受困于资金不足。
  
  王英杰说,国外种子企业往往都储备了好几代品种,比如2009年寿光菜农种植的西红柿大部分因病毒而绝收,国外公司立刻就能拿出抗病毒的种子,因为这一品种他们实际上早就研究出来了。因此,国内研发力量要赶上外资公司需要时日,需要耐心和坚持。
  
  事实上,一些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正在加紧学习,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在寿光,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的“中寿12号”辣椒种子开了个好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寿12号”的育种基地看到,经过两年的推广,附近的菜农慕名而来。“中寿12号”一粒种子售价0.38元,一株苗售价0.58元,收成与价格都不逊色于洋种子。
  
  寿光当地对洋种子持理性态度:只要是诚信经营的外资种子企业,都表示欢迎而不会限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