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岭村:富硒苹果第一村
经过冬日的几场大雪,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掩映在洁白的山间。翠绿色的栅栏围起一座座农家小院,院中种满了苹果树。每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个圆润可爱的卡通苹果招贴向来客微笑,“富硒苹果第一村”的字样映入眼帘。
孟岭村是延边“十佳魅力乡村”中人均经济收入最高的村屯,也是远近闻名的“产业富村”。2012年最后的一天,记者前来探访。
“冬天不是孟岭村最漂亮的时候。”孟岭村村委会主任李虎植告诉记者,每年夏天,苹果树临近收获期,叶子红得漫山遍野,像一条条鲜艳的绸缎从山间一直铺展到村里,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与村民们的攀谈中,记者对孟岭村的“富”有了更深体会。敲开一户村民家的门,一股暖气扑面而来,房主崔贤义正与回乡完婚的儿子闲谈,婆媳俩则在厨房准备午饭,其乐融融。得知记者来采访,58岁的崔贤义连连摆手:“千万别采访我,这两年我的收入少,跟别人比太‘丢人’了。”原来,崔贤义近几年在韩国打工,收入一直不理想,直到去年才回乡精心打理自家1公顷的苹果园。由于“动手”比村里其他果农晚,加之今年受台风“布拉万”影响,到收获季节只产果680多箱,纯收入5.5万元。
年收入5.5万元还觉得“没面子”,孟岭村到底有多富?李虎植告诉记者,在全村210户农户中,经营苹果的农户有150多户,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6万元,村民年收入达25~30万元之间的大户就有近30户,超过100万者至少2户。同崔贤义一样,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苹果产业的村民仅2012年就有13家。
经济收入今非昔比,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昔日农村常见的泥草房,在孟岭村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民居和别墅式小楼,许多房屋边建有外观精巧的私家车库,有些院落中的车库还不止一间。目前,孟岭村共有15户别墅式住宅,其中有村里人自建的农家小楼,还有城里人投资的休闲住宅,全村房屋交易价格已攀升到每平方米近4000元。至于私家车早就不是新鲜事,全村现有30多台各类私家车,仅2012年入冬以来就新增了5台。
“看看咱孟岭村现在多有名!”在装修风格现代、家具家电豪华的村民于正亿家,于正亿顺手在笔记本电脑上敲下“孟岭苹果”,网上瞬间便跳出了8000多条搜索结果。孟岭村的“富”虽然来得迅速,但并非一日之功。采访中记者得知,自上世纪80年代末,孟岭村就开始淘汰不适合本地栽种的果树品种,于1997年确定了既能发挥孟岭村气候优势、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富硒苹果作为主打产业。自此,从建设图们江苹果基地到成立孟岭苹果专业合作社,再到成为我州第二个万亩果园,孟岭村的苹果产业发展一帆风顺,名声也越来越响。
“产业兴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线,“一村一品”则是我州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选择主打产业,则是每个乡村谋求长远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孟岭村量体裁衣,结合自身优势对主打产业进行精准定位,不仅迅速走上了产业兴村之路,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