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 苹果大量积压愁煞陕西果农

今年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大量滞销,其中陕西的苹果滞销是最严重的,对此本报已联合多家媒体进行多次报道,并激起了极大反响,众多单位和个人来电表示愿意爱心助困,帮当地果农解决卖难问题。昨天凌晨4点半,本报记者和供销、千客隆两大超市的采购代表,到达陕西省武功县,实地踏看苹果质量,准备把那里的苹果带回绍兴,最好的打算是跟当地达成协议,形成“农超对接”,从而给双方都增添一个渠道。
武功县是陕西苹果的主产区之一,每年总产量达4000万公斤,而代家乡南留村则占到了武功整个苹果产量的七分之一左右,目前该村还有共计450万公斤苹果积压在农户家中。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果农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昨天上午11点半,记者和两大超市代表在武功县农林局的李女士和代家乡政府农业办主任郭党伟以及华商网记者李斌、张丹等人陪同下来到南留村,到几户苹果种植大户家中了解情况。
进入果农黄省民家中,只见满地堆积的都是红艳艳的苹果,黄省民一家人正在从中挑拣。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量了一下,发现这些苹果的直径基本都在80mm以上,最小的也有75mm,最大的甚至达到了100mm。千客隆超市生鲜部经理陶小吉向主人要了一把刀,切开苹果,仔细观察里面的糖心。供销超市发展招商果蔬部副经理任登峰则拈起其中一块,眯起眼细细品尝,从中辨别其甜度和松脆度,并略微点了点头。但最后他俩一致认为,可能是在采摘和摆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苹果的锈迹和疤痕较多,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随后,几人又来到另一户果农家中,只见五六个妇女正坐在地上对苹果进行分级装箱。但两位超市代表对这些苹果也不满意,原因是苹果的色泽不行。
42岁的张团厂已有20年的苹果种植经验。据南留村村委主任介绍,他的苹果应该是全村质量最好之一。在他家里,也有四五个妇女正在忙碌着把苹果挑拣出来后装箱,旁边撂满了高高的纸箱。张团厂告诉记者,这些往年能卖5.6元/公斤的苹果如今是以每公斤3.46元的价格卖给一个河南客商的,总量为5000公斤左右,而这个价格对他来说其实已经是亏本了。由于采摘的人工费及化肥价格等的上涨,据他测算,苹果要卖到4元/公斤才能保本。最重要的是,目前他家里还有近一万公斤苹果的销路没有着落。
任登峰和陶小吉同样一丝不苟地对张团厂的苹果进行了一番检查,发现他的苹果总体质量不错,果大,色泽艳红,甜度足,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苹果的外皮已微微有点起皱,显然是苹果脱水的表现,这让两人有点犹豫。据张团厂解释,苹果采摘下来的时间长了,而他们又没有优越的储藏条件,租用冷库的话每公斤成本高达0.3元,他们实在承担不起,所以苹果的水分确实有所散失。他殷切地说:“往年苹果不愁卖,客商都上门抢着要,今年这样的情况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真的很希望你们能帮帮我们!”
整整一天,两位超市的代表跑了不少地方,看了很多苹果,直到晚上6点半才回到酒店,连中饭都是两点多才抽空随便吃了一点,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发现特别令人满意的苹果。本着为绍兴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他俩表示明天将继续考察兴平市等苹果主产区的苹果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