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透的苹果是"转"出来的 走进果园体验果农辛劳
快报记者 林宏岩 摄影报道
“哎呀,完了,碰掉一个,这个苹果有一斤多。”10月4日,蓬莱市刘家沟镇的“苹果王”孙媛为转果时的失误懊恼不已。尽管是双节假期,果农们可没闲着。4日,快报记者跟随孙媛体验了一番转果,不到一个小时记者的手腕就开始发酸。而从2日给苹果摘袋到现在,孙媛没休息过一天。
不到一小时,手腕就发酸
因为怕中午阳光太足,下午两点半孙媛才开始转果。她介绍,转果就是把苹果背对阳光的一面转过来面向阳光,使得整个苹果都被晒成红色。
“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苹果反过来,但是你干一会就知道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孙媛称转果是所有工作里面最难的。记者在体验的过程中果然遇到了不少麻烦:有的苹果被夹在两根树枝之间,使劲弄苹果容易掉下来,不使劲又转不过来;有的苹果完全悬在半空,无论怎么转它都会转回去。转了不到一小时,记者的手腕就开始发酸。
碰掉了一个,心疼了半天
每转完一个苹果,记者都生怕苹果被碰掉。“一个苹果有八两多,按照去年的价格就是四块钱。我们平常都不舍得吃。”孙媛说,自己种了20多年苹果,到现在转果还是很紧张。
孙媛转完苹果从树底下出来的时候,一不小心碰掉一个苹果,“完了,完了,这个苹果有一斤多呢,怎么就碰下来了呢。”孙媛捧着苹果不断埋怨自己。她说,掉一个苹果就是四五块钱,这样的一等果平常她儿子想吃都吃不上。因此,尽管有些果树长得奇形怪状,给转果带来不少麻烦,孙媛还是宁愿弯腰勾手多费点事,以防苹果被碰掉。
自从得了奖,“取经人”不少
记者采访得知,在2011年的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举行的苹果大赛中,孙媛家的苹果获得了山东省“苹果王”的称号,得了奖之后,很多地方的果农都跑来参观她家的果园。
4日的转果工作刚开始半小时,龙口的果农李师傅就来了,“你看看人家这个苹果,我们整个龙口也找不到这样的。”李师傅说,孙媛家的苹果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而其他地方的一些苹果就像老年人一样,都长了皱纹。说完李师傅就紧随孙媛在果园里四处取经,询问怎么摘袋,怎么转果,直到下午四点才离开。
“每天凌晨四点我就起来了,随便吃点饭就得赶紧到果园来,从摘袋到现在一天也没闲着。”看着大红的苹果,孙媛很满意。
为了好收成,孙媛全家放弃了双节假期,来到果园忙活。“我爸来看着,不让鸟偷吃苹果。这些反光膜是我儿子趁着放假来帮着铺的。我和老公两个人也起早贪黑照料苹果地。”孙媛打趣道,现在每天醒来都赶到苹果地,“一睁眼全是苹果”。
“哎呀,完了,碰掉一个,这个苹果有一斤多。”10月4日,蓬莱市刘家沟镇的“苹果王”孙媛为转果时的失误懊恼不已。尽管是双节假期,果农们可没闲着。4日,快报记者跟随孙媛体验了一番转果,不到一个小时记者的手腕就开始发酸。而从2日给苹果摘袋到现在,孙媛没休息过一天。
不到一小时,手腕就发酸
因为怕中午阳光太足,下午两点半孙媛才开始转果。她介绍,转果就是把苹果背对阳光的一面转过来面向阳光,使得整个苹果都被晒成红色。
“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苹果反过来,但是你干一会就知道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孙媛称转果是所有工作里面最难的。记者在体验的过程中果然遇到了不少麻烦:有的苹果被夹在两根树枝之间,使劲弄苹果容易掉下来,不使劲又转不过来;有的苹果完全悬在半空,无论怎么转它都会转回去。转了不到一小时,记者的手腕就开始发酸。
碰掉了一个,心疼了半天
每转完一个苹果,记者都生怕苹果被碰掉。“一个苹果有八两多,按照去年的价格就是四块钱。我们平常都不舍得吃。”孙媛说,自己种了20多年苹果,到现在转果还是很紧张。
孙媛转完苹果从树底下出来的时候,一不小心碰掉一个苹果,“完了,完了,这个苹果有一斤多呢,怎么就碰下来了呢。”孙媛捧着苹果不断埋怨自己。她说,掉一个苹果就是四五块钱,这样的一等果平常她儿子想吃都吃不上。因此,尽管有些果树长得奇形怪状,给转果带来不少麻烦,孙媛还是宁愿弯腰勾手多费点事,以防苹果被碰掉。
自从得了奖,“取经人”不少
记者采访得知,在2011年的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举行的苹果大赛中,孙媛家的苹果获得了山东省“苹果王”的称号,得了奖之后,很多地方的果农都跑来参观她家的果园。
4日的转果工作刚开始半小时,龙口的果农李师傅就来了,“你看看人家这个苹果,我们整个龙口也找不到这样的。”李师傅说,孙媛家的苹果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而其他地方的一些苹果就像老年人一样,都长了皱纹。说完李师傅就紧随孙媛在果园里四处取经,询问怎么摘袋,怎么转果,直到下午四点才离开。
“每天凌晨四点我就起来了,随便吃点饭就得赶紧到果园来,从摘袋到现在一天也没闲着。”看着大红的苹果,孙媛很满意。
为了好收成,孙媛全家放弃了双节假期,来到果园忙活。“我爸来看着,不让鸟偷吃苹果。这些反光膜是我儿子趁着放假来帮着铺的。我和老公两个人也起早贪黑照料苹果地。”孙媛打趣道,现在每天醒来都赶到苹果地,“一睁眼全是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