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水果大镇”沙子漂亮转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桂林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2票  浏览19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3月16日 15:44

    柑橘种植,作为平乐县一个支柱农业产业,曾经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近年来,由于受黄龙病的影响,柑橘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平乐县沙子镇协中村委隔水塘村民早在十多年前便率先试种淮山,并逐步扩大为规模化生产

    去年,该镇农民除在自家地里种植了约5万亩淮山外,还外出恭城、阳朔、富川,及湖南等地承包种植淮山,面积超过5万亩,产品远销粤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而今,方兴未艾的淮山种植已经成为当地替代柑橘种植的支柱产业。

    果农变身“淮山大王”

    虎年早春,走进曾经被誉为“桂北水果大镇”的平乐县沙子镇,只见当地的不少农民正在清理废弃的果园,开挖地沟,赶种淮山,一片繁忙景象。

    在该镇的隔水塘村,被誉为“淮山大王”的村民黄天养讲述了村民们种淮山致富的经历。

    早在1998年,面对柑橘黄龙病的困扰,村民们就开始尝试种淮山。他说,他家早几年种有柑橘6亩多,年产柑橘约3万公斤,柑橘是全家人的收入大头。但是,他家的柑橘感染上黄龙病后,品质下降,价格越卖越低。

    柑橘种植遭遇难题,他就和几个村民种植淮山。结果,当年每亩收入就达1000多元。

    尝到甜头后,大伙就逐渐扩大规模。从2003年开始,村民们就陆续到外地租地种淮山,那年他和另一位农民在邻近的阳朔县福利镇租了30亩黄泥地大种淮山,每亩创产值5000至6000元。

    当年,他家种植淮山纯收入就达2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地上失收地下补,我们得开动脑筋找致富的路子,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农机助力规模种植成产业


    隔水塘村地处平乐县沙子镇与阳朔县福利镇交界处的305省道旁,这里曾经是平乐县万亩沙田柚基地。早在几年前人们乘车从桂林至广州,途经305省道沙子镇路段,放眼之处,绿油油的柑橘园向过往的人们展示这片美丽土地的富饶与繁荣。而如今,那曾经绿油油的柑橘园已经被数万亩连片淮山园取代。

    翟建明也是沙子镇的淮山种植大户。他成功的经验,就是规模化种植。

    他说,从2003年他在村边租了近30亩黄土地种淮山,由于管理不到位,淮山患上了炭疽病,亏损3万多元。他总结经验后认为,亏本的原因是技术不到家。于是,次年他又种下30多亩,由于解决了炭疽病问题,当年获利就达4万多元。2005年,他与他人合作在外地承包了120多亩土地种淮山,获利7万多元。

    由于传统种植淮山需人工挖1米多深的坑播种,成本高,改由机械化挖沟成了大规模种植要克服的一个大问题。恰在此时,一个与他一同在外地承包土地的北方朋友透露,种植牛蒡(别名牛菜,白肌人参等,为菊科植物,根和果可入药)和种淮山相似,北方农民种牛蒡是采用机械挖坑的。翟建明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一挖坑机器产自徐州。

    于是,他驾车前往徐州,花了1万多元,购回了首台“淮山挖沟机”。在他的影响下,淮山种植户纷纷购卖挖沟机。

    2005年冬天,沙子镇淮山挖沟机一下子就有20多台。据测算,一台淮山专用挖坑机每天的工作量可相当于30至40个成年劳动力手工作业的能力。

    由于解决了淮山种植机械挖沟问题,翟建明的淮山种植规模越来越大。2009年,他种了100多亩淮山,并建立了淮山销售网络,淮山远销南宁、柳州、广东、香港、澳门、武汉、北京等地,创产值达100多万元。

    他告诉笔者,像他这样的规模和收入的,村里还有20多户。并随着淮山种植面积的扩大,淮山的包装、销售业已经在沙子镇逐渐热火起来。

    淮山论亩卖前景看好

    沙子镇人的淮山销售也许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论亩卖,这打破传统的交易方式。

    据隔水塘村民黄天养介绍,从2005年开始,沙子镇人种的淮山都是论亩卖的了。

    那时,果农逐步变成淮山种植户,面对日暂增多的淮山,沙子人向客商提出论面积卖淮山,立即得到认可。从此,沙子淮山论亩卖延续至今。

    而且,由于市场供求因素,淮山价格一路攀升。仅去年,淮山价格自10月份上市以来,从每亩5000元到8000元,再到12000元,最后到年底升到17000元。农民高兴地说:“这‘山药蛋’真成为咱们致富的‘金蛋蛋’了!”

    淮山种植已经让隔水塘村众多农户迅速富裕起来。采访中,翟建明指着他花了75万元建成的欧式别墅说,乡亲们这几年种淮山富起来后,纷纷把往日的“水果楼”拆除,50户人家已有12户建成了新的欧式风格“淮山楼”,每栋楼房工程造价都超过40万元以上。

    翟建明说,他家的楼在协中村委还不算最好的,邻村有个村民花了180多万元建楼,其豪华程度在城里也少见。“淮山楼”成为隔水塘村一道新的风景线。

    为了推广淮山种植,让淮山更好地接过柑橘富民的“接力棒”,今年,沙子镇加大了发展淮山种植力度,种植淮山超过了5.5万亩,其中在协中、沙子、保和三个村委建立了连片10000亩的绿色食品标准化淮山栽培示范点。与此同时,沙子镇的淮山种植大户纷纷外出承包土地种植淮山,预计超过5万亩,淮山种植辐射到周边县、市及湖南等地。

    谈到淮山发展前景,种植大户翟建明坦言,淮山根茎生长在地下,抗病能力强,在种植管理过程中,使用农药极少,属于纯绿色产品。再加上淮山具有药用和食用的功效,在广东、香港、澳门、武汉、北京等地都是用量大、卖价高的消费者喜爱产品,因此,淮山产业前景广阔。(陶彩忠 黄勇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