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葡萄丰收咋还陷入困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天山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2票  浏览16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4:25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凉,农五师的很多红提葡萄种植户心情越来越焦灼了。八十一团园艺二连职工朱昌林心里默默地祈祷着,霜冻千万别提前,否则自家地里的一大批葡萄将面临全部被冻坏的危险。“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农五师八十三团、八十六团、八十九团有万亩红提葡萄面临滞销,不少种植户与朱昌林一样,整个‘十一’大假在郁闷中度过。”(2011年10月12日《新疆都市报》)
  
  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没听说过秋天的葡萄也愁煞人呢;看了报道,敢情秋天的葡萄也真的能让人愁。尽管在乌鲁木齐市的一些早市上红提葡萄能卖到五六元钱一公斤,白天的市场上、超市价格会更高,可农五师一些团场的葡萄园里,小商贩给出的收购价仅是一元钱。就这价格,小商贩还挺牛,你不卖拉倒。
  
  小商贩咋能这么牛,他们“定价”一元钱的底气何来?原来今年不比去年,那些收购葡萄的公司不像去年那么收购了。有葡萄种植户说,公司9月份收购了几天后突然就不来收了。他们说,公司以“质量”问题为由限量收购,造成很多葡萄卖不出去。某公司的说法则是,今年收购的葡萄中因混装有坏葡萄,造成公司几十万元损失,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宁可放缓收购,严把质量关。公司收购不畅,小商贩趁机压价,一元钱一公斤总比烂在地里好,能少赔本点就少赔点,有的成交价甚至更低,跌到六七角钱一公斤。
  
  果农供应葡萄,公司收购葡萄,双方签了合同就应按照合同履约,如果能够保证质量,顺畅收购,那就是双赢。葡萄丰收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事情弄到现在这一步,无疑是“两败俱伤”了。纵然是双方打起官司,完全占理的一方或者占理较多的一方能得到一些补偿,但这个片区的葡萄经济项目还是输了,输给了市场,输给了其他地方的同行。今年内地一些省份的红提葡萄集中上市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疆和兵团的一些“葡萄队员”却因故未能上场,关键时刻“掉链子”,令人遗憾。
  
  农五师一些团场的葡萄收购出现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9月中旬《都市消费晨报》就有过报道,当时报道的是一个大学生发了个“急求收购商”的微博,记者根据这条线索进行过跟进采访报道,但显然未能化解这个问题。这件事情给我们的教训是,先不论果农、公司谁是谁非,收购工作都应该尽快恢复常态。今后若遇到类似情况,我们的相关组织、机构都要快速反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尽早介入,加大协调、调解的力度,力促果农和公司实现双赢,让丰收的葡萄带给人们满脸喜悦。
  
  如何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是兵团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这个葡萄滞销事件中,因为尚未见到权威结论,现在争论谁是谁非恐怕为时尚早。但从报道上看,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提前”关注的。公司方面称,一些果农不讲职业道德,在好葡萄中混装有坏葡萄。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笔者要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假,但它也是诚信经济,尤其像葡萄这种大宗货、娇气果,果农必须保证果品质量,绝对不能以次充好,否则就是自砸牌子、自毁“钱程”。当然,讲诚信对双方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收购果品的公司和果农签有合同,就必须按合同收购,不能市场行情好时履约,市场情况转差就违约。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帝泓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坑说:“今年我已经赔了30万元,我和果农签了订单,我会履行承诺。”这家公司赔钱也要讲诚信,令人钦佩。笔者相信,这样的公司虽然一时不顺,但未来肯定少不了“光明钱途”。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