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2万多斤苹果滞销 果农4万元农业贷款未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东北新闻网   发布者:olaiya
热度112票  浏览1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26日 14:07
  2万多斤苹果滞销,4万元农业贷款未还
  
  2元一斤,瓦房店果农急卖红富士

  
  2万多斤、500多箱瓦房店红富士苹果滞销,无奈之下,瓦房店果农刘安斌冒着严寒把苹果运到沈阳销售,可却少人问津。眼瞅着4万元农业贷款明年1月1日到期,他住在一天20元的小旅店里急得直上火。虽然没有山东富士美丽的“皮肤”,但这些瓦房店富士甜脆可口,他想赔本卖2元一斤,谁能帮帮他?
  
  市民爆料:这爷俩的苹果真便宜
  
  11月23日,网友“@吉祥橘”发微博称:“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买了瓦房店一个果农的苹果,这些果农很不容易,秋收的时候赶上今年水果价格偏低,放在家里实在没地方,现在都上冻了,他们在赔钱卖红富士苹果,看他们着急上火的样子很可怜,农民太不容易了,有需要的可以去帮他们一下。”
  
  随后,记者与微博发布者池女士取得了联系。池女士说,她是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一则“有2元一斤的便宜苹果”的消息,于是拨通了联系电话。
  
  市场上的红富士苹果价格至少4元左右,于是池女士来到八家子水果市场。“卖苹果的是父子俩,是瓦房店李官的果农,网上消息是儿子发的,他们说今年家里苹果滞销了2万多斤,打开苹果箱,这么大的苹果才2元钱一斤,太便宜了!吃起来也是甜脆可口!而且老板很实在。”
  
  为了帮助果农,池女士发动同事,大家先后买了10箱苹果。她还发了微博,号召网友前去购买。
  
  记者见证:一个个苹果露笑脸
  
  11月25日,在八家子水果市场地利农贸大厅内的一个小角落,记者见到了果农刘安斌,他正蹲在一箱箱堆成小山的苹果前发愁。刘安斌告诉记者,他是瓦房店李官龙王庙村的村民,他是和儿子一起来沈阳的,他们住在每人20元一晚的小旅店里,由于苹果好多天“不开称”,两人“费用太高”,儿子在11月24日先回家了。
  
  在记者面前,老刘打开一箱箱苹果箱盖,一个个大红苹果露出“笑脸”。老刘说,他家种富士已经30年了,在屯子里是种植大户,这些苹果是全家每年的全部收入。
  
  老刘告诉记者,往年苹果主要销往大连、熊岳,根本不愁卖。可是今年由于山东苹果产量较高,瓦房店苹果则被压低到1.3元一斤,往年则为1.9元一斤。
  
  果农发愁:4万贷款到期可咋整?
  
  老刘掰着手指头开始给记者算起了账,一年苹果树肥料钱、雇工钱,卖1.3元一斤,就等于一年的汗水都白费了。由于不甘心低价出售,他便在半个月前和儿子雇了一辆车将苹果拉到沈阳,种了30多年红富士,他还是第一次自己出门卖苹果。
  
  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沈阳气温低,父子俩很快就被折腾感冒了。算上车费、摊床费、住店、吃喝,每斤苹果又搭了0.5元成本。
  
  按照往年每斤1.9元的收购价,苹果至少卖到2.4元才能和往年收入持平。不过现今,老刘的苹果卖到2元钱一斤还是少人问津。
  
  老刘的儿子今年才结婚,家中本来就欠了几万元的债务,这些苹果又没收回本钱,眼看明年1月1日,4万元的农业贷款就要到期了,老刘心里的火上得别提多大了。
  
  临走前,记者表示购买一箱39斤的苹果,但由于几日没开张,老刘身上连找零的钱都没有了。
  
  沈阳晚报主任记者徐微微摄影记者常晟罡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