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农超对接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东莞农产品直接走进本地超市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56票  浏览4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03日 16:13

  供应是否能持续,是超市普遍担心的问题。对于大型超市来说,采购的农产品不只是供应一家大型门店,而是整个东莞地区的门店,以供应后是否有庞大的量来应对超市庞大的订单。“我们选择采购的产品时,这是基本的条件,如果能有这么大的量来供应,那么就勉强能列入采购的初步名单内。”东莞家乐福王小姐说,家乐福东莞的门店是由深圳采购部门统一采购农产品的,由于每个门店每天销量都非常大,如果要采购农产品的话,就得有这么大的量来供应整个深圳大区门店的销量,如果量不够的话,就达不到采购的条件。

  鲜活农产品长途运输和短期存放也对农户提出挑战。农业部门表示,其实想把冬瓜、西瓜这些农产品纳入“农超对接”。这些产品存放时间较长,易于保存,通过超市物流配送系统能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开拓更多的市场。但现实是东莞尚没有这样的合作社,玉米、荔枝、香蕉等发展较快的合作社都是不宜长期存放农产品的。

  此外,价格问题当然是双方都很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销售渠道稳定,东莞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大都不愁卖,有些甚至出口境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超市的采购价缺乏吸引力,农民未必愿意将产品卖给超市。同时由于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定级、定价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超市采购员个人喜好也可能直接影响农民的销售热情。但是如果农民给的产品不够吸引力,这也直接影响到超市采购热情,特别是对于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国际零售卖场来说,在东莞本地没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可供选择的供应商非常之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价格一时谈不拢,必然很容易打消其在东莞采购农产品的念头。

多元化发展模式拓宽渠道

  产品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并能获得相对较丰厚的回报,这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市农业部门表示,未来“农超对接”成熟后,合作社的农产品完全可以采取品牌化、精品化销售模式。如将标准化生产的米申请一个品牌,不再散卖,经过包装,三五个一盒,这样价格也比较高,农民实惠也多。嘉荣的营销方法是:根据各店的顾客需求,要求农民按嘉荣的需求,将产品分级销售,这样一来,既可提高农民的收入,又提高了嘉荣的商品档次,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农产品除了进大型超市外,东莞一些新兴的社区生鲜小型超市以及小型的便利店或许也是可以拓展的销售渠道。目前,各类小便利店不仅可以洗衣服、充值甚至还可以卖葱、卖鸡蛋等食品,激烈的竞争让这些小店经营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度较高的小型社区生鲜超市更是越来越多。记者采访时发现,如果可以直接与本土的农产品对接,他们认为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以及价格能否够低是他们所担心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