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农超对接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东莞农产品直接走进本地超市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56票  浏览4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03日 16:13

政府补贴覆盖农业损失

  事实上,除了产业比重变化本身的制约之外,阳光农险广东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魏安源还有其他的看法。他认为,阳光保险眼下无法进入东莞,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东莞市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的具体政策尚未有明确规定。阳光保险本身是非常有意愿在东莞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去年公司就有派人与东莞市有关部门沟通过此事,并且一起前往东莞麻涌镇考察了香蕉、蔬菜和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但最终还是“流产”。

  其次,东莞政府给农民的补贴也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在东莞的发展。他举例说,如去年的雪灾东莞市政府就给予受灾的农户每亩田200元的补助。因为政府补贴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户的损失,这样农户就会认为农业保险参不参加都影响不大。

  而更为具体琐碎的原因则包括东莞农作物种植规模小、分散性明显、品种繁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地农业保险的开展。

  除了魏安源所指出的这些原因外,在东莞保险业也有着另外一种共识:东莞从事农业的人数过少,如果完全靠农户自己购买此类保险的话,保费肯定相对较高;但如果保费太低,保险公司又将面临无法应对风险的尴尬。

统一参保**农户利益

  这在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叶汝全看来,保险公司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商业性的农业保险前景并不乐观。他说,东莞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农户种植蔬菜价格低,较分散,这对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来说,都是不利的。记者从几家大型保险公司驻莞的分公司了解到,东莞的农业经营因其分散性和小规模种植经营,保险公司一般“无利可图,风险过高”,定价难题十分突出。

  魏安源对此给出了阳光农险的解决方案:把一个镇或一个村**在一起,统一参保,理赔时则还是以户为单位。“这是专门针对东莞农作物种植规模小而分散的一个解决方案。”魏安源说。

  魏安源同时也坦承,上述方法实现起来还是有现实难度,虽然现在施行政策性农保,保险费是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支付,但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的负担,所以要做到一个镇或一个村的全部农户都愿意参与农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