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全力打造“长武苹果”强势品牌
近年来,长武县按照“扩大面积、调优品种、打造品牌、做强产业”的思路,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生产步伐,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长武县委书记李晓静(中)检查果园建设情况。
走进长武,村村可见绿色的苹果园,处处飘着醉人的果香。这里地处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核心区域,海拔较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污染小、生态环境好、病虫害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最佳苹果优生区之一,所产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耐贮运等特点。
近年来,长武县按照“扩大面积、调优品种、打造品牌、做强产业”的思路,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生产步伐,以苹果为
主的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0年底,全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24万亩,总产达到24万吨,产值突破8亿元。2006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县。
推广“四项关键”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发展苹果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提高果品质量。为了促进优果工程的实施,长武县按照“整体推进、示范带动、行政推动”的办法,大力推广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主的四
项关键技术,积极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的生态果园建设模式,进行了果园管理“二次革命”。在大改形中,突出“间伐、提干、疏枝、落头”四个要领,实行整乡、整村推进;在强拉枝中,突出春、秋季两个关键时期;巧施肥着重以有机肥为重点,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无公害管理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突出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坚决抵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加大生物制剂农药及诱虫带、诱虫板、诱虫灯的推广力度,并把果实套袋作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突破性措施来抓,全县套袋果园率达到了90%以上。2010年,全县共完成病虫防治24万亩,增施有机肥14万亩,完成强拉枝20万亩,建成百亩标准化强拉枝示范园103个,完成巧施肥24万亩,实施果实套袋16亿只,“四项关键”技术推广率达到了95%以上,果品优果率稳定在76%。“长武苹果”质量不断提高,被誉为“世界上最香的苹果”,畅销国内20多个省区和港、澳市场,出口到荷兰、英国、俄罗斯等国家。
加强示范园建设提高果园整体管理水平
在示范园建设进程中,长武县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技术干部包果园的办法,实行组织机构、技术力量、工作措施“三到位”。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优质苹果示范园建设的意见》,制定了政策措施,明确了建园标准。结合生态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对全县各类示范园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登记、逐园落实包抓技术人员,制定技术方案,全面落实减密度、有机肥、果园种草、强拉枝、“灯、板、带”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全面提高示范园建设水平。2010年,全县共建成省、市、县各级示范园300多个,总面积2万亩。其中,县级示范园33个,总面积3000余亩。示范园实施间伐6583.1亩,“一亩变二亩”大树移植460亩;果园种草10152亩,推广太阳能杀虫灯580盏,悬挂粘虫板19万张,绑缚诱虫带80万只,铺设反光膜12000亩。这些管理精、作务细、效益高的样板园,成为辐射带动长武果园管理上台阶、上水平的典型榜样和果农学习的鲜活教材,推动了全县整体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调动了群众发展果业、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强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果农素质
长武县坚持把提高果农技术水平作为建设现代果业的重要环节,采取技术培训、科技入户、科技示范、农业信息化等渠道,以开展第四届果业科技“百、千、万”培训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100期,培训骨干技术员1000名,印发技术资料10000份)为载体,加强技术培训,为果农送技术、送信息、送资料,努力使每一名群众成为果品生产的行家里手。在电视台举办幼园标准化管理、腐烂病防治、春季果园管理、冻害防治、果实套袋、疏花疏果、早期落叶病防治、秋施基肥技术等果业技术专题讲座15期,县、乡果技干部采取现场示范、田间地头培训等形式,向果农传授管理技术。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320期,培训果农3.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0余份。同时,邀请郭民主、肖宝详、谌有光、范崇辉等专家来长举办培训班20多期,开通了果业技术12396服务热线电话,为果农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提升果农的整体素质。
狠抓果品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
长武县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为载体,不断健全果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了以有机果品为先导、绿色果品为主体、无公害果品为基础的安全生产格局。目前,全县共建成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基地5万亩,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10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3760亩,有力保证了果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大农资市场整顿力度,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县果业协会为主体,组建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服务队150个,每年果园统防统治达22万亩。严格治理果区生产环境,组织引导果农对田间旧农膜、农药袋、纸袋等废弃物及时清除,净化了果园生产环境,营造了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发展配套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按照“规划、指导、规范、服务”的原则,长武县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果业配套产业,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目前,该县设立了果业服务中心、果业技术推广站,多乡镇设立了果业综合服务站,成立了县果业协会和果品经纪人协会。全县拥有果品营销龙头企业4家,中介组织325个,果业专业技术员5000多名。2010年,累计投资4300万元完成了改扩建工程,贮藏、加工、营销能力分别达8.2万吨、6万吨、12万吨,建成苹果套袋厂7家、发泡网厂1家,发展果品营销中介组织486家,从业1200人,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社15个,果业协会17个,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贮藏、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为了提高长武苹果的知名度,打响“醇古红”品牌,县上全方位、多层次地积极扩大宣传,印制宣传彩页10000多册,在报刊、杂志进行了宣传,制作了电视专题节目,组织参加了广州、西安、洛川、杨凌果品展销推介会,打响了“长武苹果”品牌,进一步巩固扩大了长武果品的市场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果品“一厅式”办公室作用,坚决打击营销中的不法行为,营造了公平和谐的营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