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陕西果业发展深度扫描:富民强省果争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05票  浏览1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5月19日 13:09


  
  “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综合效应显现——
  
  发展现代果业,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陕西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有力突破口,更是果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深度发展,果业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善生态的重要载体
  
  在陕西农业发展史上,恐怕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果业这样,对“三农”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苹果产业为例,陕西全省800万从业农民,43个苹果基地县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6000元;洛川、宜川、黄陵、宝塔、凤翔、印台、眉县、周至等县的果农人均实际收入超过万元;还有众多依赖苹果产业而生存壮大的贮藏、运输、加工企业。
  
  铜川市耀州区水峪村老支书杨振仁有一本“老账本”,记录着苹果对一个果农和他的家庭带来的变迁。账本显示,1991年,杨振仁家4亩果园毛收入为2206元,到1997年达到6000元;2008年,规模扩大到8亩的果园,纯收入已达35739元,2012年纯收入则达到91360元。这连续、细致、丰富的账本是一个缩影,真实反映陕西果业发展壮大对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出的突出贡献。
  
  陕西苹果“西进北扩”所涉及的县,大多数是国家扶贫重点县。通过果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位于黄河岸边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宜川,36万亩果园成为县域经济总量扩张的主要增长点。现在,全县苹果总产值2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2.47万多元,来自果业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5%。
  
  随着果业发展强大,果业产业链条也不断延长,有力带动了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使果农在流通环节和中介、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领域增加劳务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益。
  
  在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柑橘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我国最北端生产柑橘之地,城固县把柑橘作为农业骨干产业,二三十万人依靠种植柑橘为生。全县柑橘总面积达22.6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逾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城固县橘园生态观光园每年就能吸引约50余万人次前来观光、休闲,综合效益达30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近年来,陕西省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大量涌入果业,果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果农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家庭教育得到极大改善,果业重点县、镇、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加速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目前来看,延安市最具城乡统筹发展条件的,是南部有苹果产业或者形成产业集群的农村。”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告诉记者。
  
  产业的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强力推手。太阳能热水器、电磁炉、高清电视、进口农机等走进农家。宜川县丹洲镇东庄村果农,去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20户,20万元以上的有176户,205户果农在县城买房,70%的农户有小轿车。物质生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随之改变。
  
  在洛川县黄章乡方厢村,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楼房足以显示出当地农民的富庶生活。“过去开荒种粮,尘土飞扬不见粮;如今栽树种果,花果飘香住新房。”果农贺树昌感叹这些年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带来的生活变迁,“黄土高原种苹果就是走生态文明之路。苹果绿了荒原,富了农家,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减少了风沙。”
  
  同行的陈陵江告诉记者,苹果园是很重要的碳汇生物群,每亩成龄果园一年可制造碳水化合物约530千克。陕西1000万亩苹果,可增加森林覆盖率3.2个百分点。果业的发展正在为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绿、添彩,正悄然改变着陕西的生态环境,为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色的“围巾”。
  
  打开陕西果业发展版图,自北向南,大大小小的红枣产业带、苹果产业带、猕猴桃产业带、柑橘产业带等分布其间,编织起一张密集的现代果业致富网。相信陕西果业定不负时代之托、农民的期望,在富民强省的道路上闯出一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