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18吨苹果的进京路_北青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青网 作者:满羿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60票  浏览1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03日 13:17


  
  被掏洞的两个苹果箱
  
  “果箱掏洞”这事还要从18吨苹果从延安云岩老家出发的时候说起。8月28日的时候,这些苹果还挂在云岩镇各村各家果园的树上,29日凌晨1点30分左右,它们便已经装箱,坐上了合作社花8000元租来的大货车,开始了延安——北京之旅。
  
  尽管现在货车车厢后排安装的是上下长铺位,押车的人员可以睡觉。但是两个人一路上还真睡不着,“胡侃”着未来大好的前景,王涛还时不时发会儿微博。
  
  29日下午快到山西交城县的时候,突然,俩人感觉车身一震,随即车停了下来,司机下车一检查,告诉他们:汽车爆胎了。
  
  王涛建议司机赶快报警求助,但是遭到了司机的拒绝。“别报警了,到时再找一个拖车来,收好几千块钱拖车费,受不了。”司机凭经验对他们说。司机也有主意,此地已经距离交城不远,他计划低挡位开着货车进入交城县,找个汽修店换轮胎。
  
  于是,这辆大货车开始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蹭”行,“杠悠”着来到了交城县附近的一处检查站,按照规定需要检查货车是否超高超载。
  
  “你们车上装的啥?”一名年轻的检查员问王涛和高缠兵。“苹果。”老高说。“能尝尝不?”另一个检查员半开玩笑地说。此时老高转了一下脑子:由于果品是装箱的,虽然不会超载,但是肯定会超高一点,能不能过就看人家“心情”了——别因为一两个苹果得罪人家,犯不上。
  
  老高对检查员说没问题。他打开苫布,两个箱子上各掏了一个洞,从里面拿出了几个苹果,分给了检查员们。
  
  王涛把这事公布在了微博里,他不是想批这几位年轻的检查员,而是说“这倒也是好事,能够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延安的苹果好吃”。
  
  就在距离山西境内最后一个收费站还有两三里地的时候,货车又停了下来。由于是运送农产品的车辆,王涛他们的货车可以走绿色通道,而他们前面还有数十辆这样的大货车等待着通过绿色通道。三个小时的排队时间,王涛和高缠兵内心的焦急无法用言语形容。王涛说这些车辆不用交费,但是必须要接受检查,因此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政府白天种树
  
  农民晚上拔苗
  
  云岩镇种苹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宜川县政府号召农民们种苹果树来代替传统的粮食作物,这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都是种麦子、玉米这些粮食,谁也不知道种苹果到底收成会怎么样。大家觉得没了庄稼就跟没了根似的。”云岩镇的农民张二江说。不过,既然政府要求种,老实的张二江只好忍痛在地里种起了苹果。
  
  但是高缠兵一家却并不“老实”,迟迟不同意栽苹果树。白天村里给他家“热心地”种上苹果树,晚上一家人就到地里把树苗给拔了。不过最后,高家还是保留了两亩地的苹果树。
  
  七八年后,第一批苹果树苗出果了。高缠兵至今还记得,那两亩地果树产出来的苹果共卖了1000多元钱,相当于他们种的四五亩庄稼的总收入。
  
  那时,村民们在地里挖一个地窨子堆放苹果,等着收果人的上门。高缠兵还记得第一个收他家苹果的中间商:一位湖北人。他打听到哪里有苹果,就开着摩托车去收货。当时高家也不知道苹果到底应该多少钱一斤,这位湖北人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不过,只要价格谈妥了,这位中间人也不管苹果的个头大小,味道酸甜,全部包干。其实,无论高缠兵还是张二江,都不知道也不管他们的苹果会卖到哪里,市场上会卖多少钱。“我们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电视没报纸,根本不懂啥叫信息。人家说什么是什么。”高缠兵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