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东青州"中国山楂制品第一镇"山楂红似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潍坊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4票  浏览3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0月21日 15:30

  “现在山楂差不多已经收完了,山里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收的。”涝洼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进山还能看到山楂果。记者沿着王坟镇东的一条路走了下去,在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中看到了一小片还没有收获的山楂。这片山楂大约有十几棵山楂树,红彤彤的山楂果挂满了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娇艳。
  
  在博临路旁开饭馆一名老板告诉记者,王坟镇山楂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这里是山楂交易集散地,每天早上五点多到九点左右,很多河南、东北、陕西等地的外地客商开车往这里送山楂、拉山楂制品。”他告诉记者,王坟种山楂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几乎家家户户都种,“20多年了,我们种的山楂几乎没出现过卖不出去的情况。你看路边那些加工厂的牌子有多少吧,山楂摘下来就直接送到加工厂里去了,当地种的都满足不了加工厂的需求,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外地人往这里送山楂了”。
  
  据了解,王坟山楂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亩产量8000吨,每年都要从附近县市和周边省份收购6万吨山楂进行再加工,年产山楂系列制品12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被誉为“中国山楂制品第一镇”,该镇现有山楂加工企业约140多家,生产的山楂制品包括山楂饼、山楂糕、山楂果脯等多个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山楂增值。
  
  果农
  
  有了合作社不愁销路

  
  说起自己的山楂果树,王坟镇许家庄村的金德功可谓感触颇深。“我从包产到户,也就是1980年左右开始种山楂,到现在种了30多年。”金德功说,他种的山楂树一直是300多棵,每年都能收入1万多元。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有句话,‘一个山楂一块砖’。那时候一斤山楂能卖近2块钱,一个山楂就近4分钱,那时候一块砖也就卖3分钱。要是没有这300棵山楂,我们家也不会出三个大学生。”老金笑着说,“山里土地不好,种庄稼不行,没有这些山楂树,拿什么换钱供孩子上学啊。”就因为这,即使山楂便宜到一斤才卖3毛钱的时候,老金也没舍得将树砍了改种其他果树。现在,他最小的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