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猕猴桃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苏南通海门:猕猴桃产业“生态富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海门日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156票  浏览30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5日 15:54
  2月16日,果农陈桂芳在果园里给猕猴桃树浅锄,用她的话说,春节以后气温回升很快,应该抓紧有利天气,打破土壤毛细血管,提高果园保墒能力,确保今年猕猴桃树再结硕果。
  
  据陈桂芳说,她种植的是新引进的“金魁”晚熟品种,一般在11月初成熟,能补上金秋本地鲜果断档的时令“缺口”,避开了集中上市的时间,批发价格每公斤6元至10元。而且像“金魁”这类晚熟品种,适合大批量长期贮存,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像陈桂芳一样种植猕猴桃的农民,在我市越来越多。我市猕猴桃产业渐成气候。全市猕猴桃全年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种植户年收入可达8000多万元。
  
  我市猕猴桃产业大发展,得益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市林业部门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施高效栽培。市农业局林果站站长包建英说:“近年来,我们先后从中科院陕西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地引进了“金魁”“徐香”“海艳”等多个环境适应性强的品种,和疏果控产量果树配方施肥等适新技术,不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和村猕猴桃产业已成为第一大富民产业。种植猕猴桃的村民越来越多。三和村大学生村官张利梅,走上工作岗位后,决定尝试种植猕猴桃,进行创业致富。她经过精挑细选,选择了口感好的“徐香”品种。在村里的支持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张利梅的猕猴桃越种越好,每亩产量达到了1800公斤。如今,三和村一个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猕猴桃已成为该村的一张绿色品牌,村民从猕猴桃产业收获了富民、生态两大果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