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蒋高明和他的生态农业实验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科学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3票  浏览16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1月27日 10:37


  
  “只有六畜兴旺,才能五谷丰登,老话其实蕴含着很朴素的生态学道理”。
  
  生态农场租来的试验田是村里最差的低产田,土层厚度只有20多厘米厚,下面就是麻骨石,根本不能种小麦,只能种地瓜和花生。且已经连续使用了30年化肥,由于地力差,曾被辟为秋收晒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严格采用生态学的办法,经过3年的地力修复,两年后的2011年6月,两季玉米、小麦综合测算,实现了1.028吨/亩的吨粮田。打破了“有机农业产量低”这一没有经过任何科学实验就被广为流传的谬误。
  
  “只有把有机田变成吨粮田,让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都有利可图,才能把生态农业真正推广开来”,蒋高明算了一笔账:“要让生态农业产生效益,促进大面积推广,其实很简单,将收获的严格意义上的有机粮价格加倍,即2元/斤。这样,农民手中的土地收益将由原来的1000元变成3000元。如果增加的这一元费用,由政府直补给农民,则中国的粮食安全,完全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至少增产30%以上。其机理是,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这块投入,也只占‘十二五’污染环境治理费用的1/3”。
  
  “遗憾的是,国家为增加1000亿斤粮食,投入了1000亿科研经费,几乎都让转基因科学家拿走了”,说到这里,他有些无奈。
  
  而国家针对农业的补贴高达2.5万亿元(中央资金1万亿,地方匹配1.5万亿),如果折成粮价,可使每斤粮食增加约2.5元,这些补贴到种粮农民手里的很少,每斤不足粮0.1元。大部分补贴进入了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配方施肥等等领域,如果直接与粮价挂钩,高价收购农民粮食,低价销售给消费者,那么中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停止对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的补贴,将这些农资视为商品,让市场选择,农民会因农资贵,而种粮效益高,转而采取低成本的生态农业,国家的环保压力也因此而减轻了。
  
  “是走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进并被国内很多人推崇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补贴’的现代农业之路,还是选择‘低投入、高产出、零污染、负排放’的生态农业路子。美国太远,来蒋家庄吧!”
  
  100年前,美国农业学者富兰克林·金博士来到中国调研小农村社制经济,写下了著名的《四千年的农夫》。他不仅认识到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形成的有机、兼业化的农业在切实而有效养活着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同时,也最好地维护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而且,还对比了美国大农场才搞了100年就严重破坏资源的教训。
  
  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对比中美农业的产出比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的资本深化的大农业用了29亿亩耕地和数百亿美元的政府补贴,才生产出3亿多吨粮食;中国用了差不多一半(18亿亩耕地中的15亿亩)和不到一半的补贴生产了5亿多吨粮食。若以单位面积继续按农业效率,中国依然是入地产出率最高的国家”。
  
  但是,温教授也忧患地意识到:“单纯强调农业产业经济的方针,直接造成了最近20年追求产业化、资本化之中必然导致的农业过度依赖化学化,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2007年,“生态文明”被首次载入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的史册。2008年,又重新确立了要在2020年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是走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进并被国内很多人推崇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补贴’的现代农业之路,还是选择‘低投入、高产出、零污染、负排放’的生态农业路子”,蒋高明始终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要走以生态学为主的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美国农民仅占其人口的2%,劳动力昂贵且严重不足,只好借助机械和转基因技术。而中国要用占人口2%的农民养活,至少需要106亿亩耕地。中国农民占总人口51%以上,绝大多数人,还要稳定在农业领域,不然城市将无法承受这一人口迁徙带来的各种问题。另外,中国62%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贫瘠、洪涝、烟碱等各种制约,要改造这些中低产田,必须借助有机肥来培养地力。无机肥和转基因只能使土地越种越瘦”。
  
  生态农业在国外发展迅猛。
  
  蒋高明介绍:“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消费量占食品消费量的20%-40%,美国据了解达到了49%。在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耕地的10%以上,而我们不到1%。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的问题是,国外许多国家都纷纷出来了扶持生态农业的政策,而在中国,一直认为生态农业低产化、小众化而政策缺位。我们8年的实践证明,这是对生态农业的误解。希望国家能尽快补贴生态农业”。
  
  “美国太远,来蒋家庄吧!”
  
  蒋高明说:“我们不会等、不会靠,会坚持把这个研究型农场、科技型农场和这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农场办得更有示范性和普遍意义。”
  
  “在这里,研究员、教授、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本科生等,都与农民一起实验。共同向土地要效益,向生物多样性要效益”。
  
  谈起这些还没解决的问题。蒋高明说:“除草问题一直没解决好,但我们绝不会向除草剂低头。因为它对人的健康、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太大了”。
  
  就在我们到达的前一天,他已经和村里的一个种粮大户达成了意向,对方把26亩半耕地和设备都并入农场。原来这个种粮大户每年收入不到10万。并过来后,这笔费用由农场承担。农场去年的经营收入是30万。但他们的技术输出也开始受到更多认可。
  
  谈起未来的打算,蒋高明很务实地想了想,说:“今后如果生态农场能发展1000亩耕地,全村告别农业“六大害”,其示范意义就更大了。苦干三到五年,加上政府推动,就可以把平邑县变成有机食品大县”。
  
  随后,他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远方。
  
  “生态农业的效益最终体现是城乡和谐,社会公平进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投入到种地农民这里,青壮年能以农业为职业”,蒋高明说:“要为中国寻找出一条人与之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虽然这不仅仅靠科学上的可行性探索,要走的路其实还很远”。
  
  借用曾子的一句名言,蒋高明和他的科研团队一开始就把农场定名为“弘毅生态农场”。
  
  士不可不弘毅,虽任重道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