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超对接”惠及老区果农 宜川副镇长微博卖苹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23票  浏览6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04日 15:50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日讯 (记者周亮) 针对新形势下果业蓬勃发展的现状,陕西延安革命老区宜川县云岩镇在果业发展的前沿,坚持“农民的事情农民办、果农的产业果农干”的新思路,致力于农民果树技术员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为果农打造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8月30日,由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王涛亲自押车的,满载着宜川父老滴滴血汗的18吨优质苹果,终于抵达首都北京。尽管这18吨苹果的进京之路只用了两天,然而对于云岩镇的果农们和政府官员们,这条路却走了十多年:从在田间垄头等待买家,到走出果园直奔京城;从消息闭塞任人宰割,到利用微博,实现“农超对接”。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苦涩。
  
  此次运来的是一种当地称为“嘎啦”的早熟型苹果,但是果箱上却印的是“富士苹果”。对此,王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超市规定要用统一标准规格的那种大箱子,每个箱子装的分量都是10公斤左右,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嘎啦’苹果的这种箱子,只能先用‘富士’的箱子。”
  
  回想起押运苹果的一路艰辛,至今,王涛的眼圈仍是红红的。先是爆胎,紧接着便是大堵车,最令他记忆犹新地便是路遇交城县附近的一处检查站,检查员的一次“刁难”,让这位关中汉子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车上装的啥?”面对检查员的疑问,王涛不紧不慢地说是“苹果”。“能尝尝不?”另一个检查员半开玩笑地说道。与王涛同行的押运员高缠兵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便同意了对方的要求。他打开苫布,两个箱子上各掏了一个洞,从里面拿出了几个苹果,分给了检查员们。


  
  宜川县云岩镇“嘎啦”苹果登上首都市场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王涛供图

  作为政务“微博达人”的王涛把这事公布在了微博里,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涛一再向记者解释,他不是想批评这几位年轻的检查员,而是说“这倒也是好事,能够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延安的苹果好吃”。
  
  9月2日,18吨优质的延安特有“嘎啦”苹果,正式投放北京物美超市,这一天对于王涛来讲,可谓感慨良多。“由于咨询、购买苹果的顾客太多,我都来不及让人用我手机拍照留存,不过一定要感谢随行的媒体记者朋友们拍了很多照片。我们延安宜川苹果首次进京与物美超市开展“农超对接”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始,宜川苹果美,北京物美人更美。”这是王涛告诉记者们唯一的心里话。
  
  对于微博上买苹果,王涛有着自己的解释。他觉得通过微博搞营销可以宣传一下当地政府的形象,还能再帮农民推广推广苹果。王涛最初并没有想在微博上闹这么大动静,申请微博只是觉得“有姚晨,好玩,转发些有意思的事”。“吆喝”卖苹果的成功,让他开始正视微博的力量;也因为微博,他和不少记者成了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