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香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打造区域品牌,政府该做什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7票  浏览18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5月04日 14:24

□本报记者 郭任旭

“我建议,由南方农村报做一份有分量的香蕉发展报告,呈送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引起政府对香蕉产业的重视!”4月28日,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和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香蕉品牌打造营销创新”论坛上,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覃成林总结发言。

论坛上,政府公共职能对于香蕉产业发展的意义,为众多专家关注。不过,政府该怎么做,还有待探索。

蕉农呼吁政府加大扶持

“香蕉种得再好,没人收购是白费!收购价格太低,也是白费!”高州渠成粉蕉合作社理事长黄宜荣呼吁,“政府要加大对香蕉产业的扶持!”

这个话题,马上得到专家回应。“在帮助农民培育市场、开拓市场,走出流通困境方面,政府大有可为!”广东行政学院经济系文小勇教授一上台便慷慨激昂。

这并非空话,文小勇教授带来了一个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1999年,江西赣州市政府开始推动该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在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下,2002年,赣州市成为国家十大蔬菜基地之一。到2008年,该市蔬菜总产值达到7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990元。而在1998年,赣州市大量蔬菜还因流通不畅烂在地里。

有蕉农对此似乎并不认同。“说真话,我觉得依靠政府没有什么作用。”说这话的,是有2000亩香蕉种植面积,从业10余年的化州蕉农曾木生。

说没作用,是因为目前政府做得不够,难以寄望。一番长谈之后,曾木生告诉记者:政府修路,就可以帮助香蕉顺利流通;农药化肥价格飞涨,政府不该旁观。而打造品牌,“现在的状况是一个农户一个牌子,即便我这样的种植规模,要真创建品牌也不可能,肯定要由政府来推动。”

建设品牌之余,政府维护产业声誉的责任也不容推卸。另一位蕉农对“蕉癌”危机至今仍心有不甘。“明明是无稽之谈,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负面影响?政府如果能够出面帮忙宣传澄清,肯定能帮我们解决这类危机!”这并非蕉农的苛责。4月27日,一批专家共同坐车前往论坛路上,热议的话题与蕉农不谋而合,“如果市长们都出来带头吃香蕉,‘蕉癌’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地方政府各有高招

不过,政府该怎么扶持,则存在争议。四会市蕉农郑雪峰想了一通,反问道:“政府能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在文小勇教授带来的“赣州蔬菜基地”案例中,大手笔的产业化科技投入是建设区域品牌的基础。2008年赣州市关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经费达到了7000万元。

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拿这么多钱。在省果树所香蕉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林兵看来,没钱不代表不用做事。举个例子,组织蕉农到其他地方学习经验,“政府有钱可以包食宿,没钱就让蕉农自费,但肯定得由政府出面组织,才容易和外地对接。”

实现标准化生产是打造区域品牌的必经之路。对此,许林兵认为,政府要尽力而为,“搞不起合作社,起码搞个协会吧。然后,多举办培训班,散户才有可能慢慢统一生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杨励认为,打造特色水果品牌,应学会适时延长产品线,可适度进行品牌产品线延伸,将现有水果品牌延伸到现有产品类别中的新产品上。

酒香了,还要吆喝响!举行造势活动、推介会,这些也要寄望于政府。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深谙此理。郁南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在杭州、山东北京各地,为郁南县沙糖桔举办了大量推介会,仅杭州一场,政府就要投入15万元。”

不过,也有农户不认同。四会市一沙糖桔种植户反问记者:“四会市的‘沙糖桔原产地’称呼已经喊了3年,有什么用?这两年,很多果农不是照样因为价格不好而弃管?”造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郑雪峰看来,无论是技术推广还是造势活动,都有沦为官样文章的可能。“好多事情,政府其实根本没有农户专业,由政府来推动,越帮越忙!”郑雪峰认为,政府应该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发挥最大作用。例如,融资问题,郑雪峰一直苦苦等待着政府对蕉农融资的扶持,“有了钱,其他事情交给我们自己!”

发挥产区比较优势

2009年,广西香蕉滞销,蕉价大跌。不过,对于出省的香蕉,当地政府按照每车500元的运费补贴,吸引了大量流通商,缓和了蕉农的销售困境。在论坛的采访过程中,几位蕉农对广西的扶持政策很认同。

4月29日,蕉农曾木生向记者诉说产品流通到外地的难处。“以北京为例,以前很多广东经销商往北京销售香蕉。不过,地方保护主义下,现在很多人做不了。能否通过政府之间的协调,让销路更顺畅?”

曾木生认为由本地政府出面,对方政府应该也有动机帮忙协调,毕竟更多的正当竞争,对当地消费者也是好事。不过,在许林兵看来,这样的想法未免天真,地方保护实难避免。“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政府间的协调,各地建立起透明的价格信息,并对蕉农的流通进行及时引导。”

2009年11月,在郁南县农业局牵头下,一个由13县市种植大户组成的“两广西江流域柑橘协会”成立。其中,广西县市占了7个。4月29日,郁南县农业局负责筹建西江协会的邱文经告诉记者,协会成立之后效果明显,郁南县成为了周边地区沙糖桔销售的中心,“往年只有大约200名经销商过来收购,2009年末,来了500多个。”而周边地区,很多果农也把沙糖桔集中到新市场销售,“抱团就可以做强做大!”

不过,许林兵对区域合作有所担心,“如果区域间的产品质量存在差别,集中到一个销售平台,竞争不是更大?”对此,郁南县负责人解释,“协会成员种植位置、经纬度一样,品质相差不大。”

相近的选择抱团,有差异的卖自己的特色。对此,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覃成林认为,香蕉的销售存在品种、层级等差异化,“应该由省政府出面,组织全省产业规划布局,发挥各产区的比较优势!”

广州市凯米瑞化肥有限公司、汕尾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茂名市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协办了此次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