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有机奠基 苹果致富
9月26日早7时许,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任大伟开始了当天推介会的布展准备工作。两个小时后举办的万荣特色产品推介会上,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将成为一大亮点。
在此之前,有关此次推介会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却少有人知道,万荣县县委四大班子成员将集体以宣传员的身份出现在推介会的现场。
其实,这只是万荣苹果发展的“冰山一角”,用万荣县县长廉广锋的话说,作为万荣农业的最大特色,苹果就是万荣农民致富的法宝。
在“果业富农”战略的引领下,万荣的地域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万荣县县委书记李尧林认为,“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将很容易实现。
A“笑城”苹果飘香
“一口万荣果,三日未绝香”。任大伟说,品质好是万荣苹果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畅销多年的保障。
万荣县海拔高、温差大、日照长,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任大伟说,“独特的地理特性,造就了万荣苹果与众不同的品质。”
据了解,万荣全县有102万亩耕地、50万亩果树,其中苹果35万亩;10万农户,8万果农,苹果理所当然地成为万荣农民的当家产业。
“果业富农”,万荣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这一发展战略。“准确认识到万荣县这一真实县情,果业被确定为万荣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任大伟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技术改造、品牌扩张和优质服务,提质增效,立志要把果树变成万荣百姓的‘摇钱树’”。
“在万荣,政府与果农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任大伟说,今年,万荣政府引导实施了果树大间伐、大改形,1000余名干部进入果园搞示范,8万余名果农跟着学习。截至目前,新建精品苹果示范园4个,完成果园大间伐1.6494万亩、树形大改形10万亩,改良新品种3171亩。
“截至目前,全县成立果业合作社200多个,上万农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减少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架起了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在苹果销售上提供系列化服务。”廉广锋说,在苹果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扮演技术指导、销售信息顾问的角色。
近年来,万荣苹果一直畅销于高端市场。任大伟介绍说,如今,万荣苹果已经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与50多家海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获得南美四国及泰国的出口注册认证,并被毛里求斯确定为中国苹果唯一供应商。
谈及万荣苹果获得的荣誉,任大伟如数家珍:全国唯一蝉联第三、四、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苹果;全国唯一生产“金”苹果的基地;中国农科院确定的全国唯一的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山西唯一一个获得由欧盟“EU-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苹果生产基地;2011年获得了出口加拿大的“绿卡”,代表山西苹果成功进入国际水果高端市场。
据了解,2011年万荣县苹果总产量5.8亿公斤,产值达15.8亿元,全县果业人均纯收入30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果树确实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B有机是最终方向
当万荣苹果在海外畅销时,当地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延伸产业链条,将提升其附加值。这时,一些果品加工、贮销企业选择进入该领域。
“如今,万荣拥有30多家果品加工和储销企业,名气较大的企业有‘汇源’、‘中鲁’、‘华荣’。”廉广锋说,如今,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出口德国、荷兰、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万荣果业发展的方向与最终去向是有机化生产和生产有机苹果。”赴外地考察多次后,廉广锋给万荣苹果的未来指了一个方向。
“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机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权威机构报道,有机苹果价格比普通苹果高出很多,发展有机果业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李尧林说,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确立了“打造有机果业第一县”的目标。
按照《万荣县有机农业招商引资计划》,在有机苹果建设工程方面,万荣县将建设8个总面积20万亩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年生产有机苹果50万吨。
“有机苹果种植将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任大伟说,企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品投资、技术培训及宣传销售。农户以现有果园及劳力入股,负责果园的有机生产管理。
“合作社将负责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任大伟说,收益分配上,在保障果农每年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有机增值部分农户和企业按3比7的比例分成。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普通苹果的价格为1元/公斤,有机苹果的保守价格为10元/公斤。”任大伟说,以年产有机苹果50万吨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33.7亿元,扣除农户基本收益10亿元,其中有机增值部分将达23.7亿元,按照3比7分成比例,每年预计将为农户带来7.11亿元的纯利润。
李尧林说,围绕有机果业生产,万荣县还将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引进有机肥厂、生物制剂厂、气调库、物流企业、鲜食品加工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有机产业支撑体系,解决有机肥、生物农药来源,有机苹果的贮藏、运输、加工、品牌宣传以及销售问题。
“如今,有机理念已经从苹果产业延伸到整个农业产业。”廉广锋说,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强县,万荣县将着力在有机农业上先行先试,发展有机果业、有机水产、有机养殖、有机小麦、有机蔬菜等。
目前,该县正在研究制定《万荣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在黄汾滩地规划了两万亩有机水产养殖基地;在光华乡认证了900亩有机小麦基地;投资两亿元的全国第一个奢侈肉用牛有机养殖项目在该县开工建设。
C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廉广锋说,“十二五”期间,苹果依然是万荣农民致富的当家产业,但其他行业也需要齐头并进。
这一点,在26日的产品推介会上也有体现,除了声名在外的苹果,万荣县还展出了三白瓜、葡萄、柿子、孤山梨等多种水果。
“万荣县50万亩果树,其中苹果树35万亩,桃、梨、杏、枣、核桃、柿、葡萄等15万亩。”任大伟说,三白瓜是产自南张乡一带的特产,对治疗肝病有特殊的功效,市场欢迎度也很高,种植面积也会进一步扩张。
“万荣是传统农业大县,为了发展苹果产业,近年来,全县着力实施‘水利惠民’和‘果业富农’战略,以农业水利设施大建设推动农业大发展。随着‘北赵引黄’和‘西范电灌’两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千年旱垣变成了江南水乡。”廉广锋说。
据了解,万荣县拥有20万亩滩涂湿地资源,目前,已经建成近万亩的浅水养殖产业区,主要养殖螃蟹、南美对白虾、甲鱼、泥鳅等。今年全县共投放了40多万蟹苗。
“在这次推介会上,大闸蟹也是万荣县重点推广的一个特色产品,可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在运城市场极负盛名,深受消费者欢迎。”廉广锋说,大闸蟹有着和苹果一样的好口碑,但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
“下次搞产品推介的时候,可能还要再增加一个牛肉产品。”廉广锋说,近年来,万荣大黄牛养殖逐步兴盛,全县现有大黄牛存栏5000头。今年,上元春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奢侈肉用牛项目也落户万荣,其将倾力打造中国肉用牛独特的地域品牌,将促进万荣大黄牛养殖实现新的产业升级。
“在着力抓好苹果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万荣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廉广锋说,目前,该县在县东沿山乡镇栽植以薄皮核桃、双季槐米为主要品种的干果经济林2.85万亩,在万泉乡发展露地西红柿5000亩;汉薛万红宝桃、西村药材、南张三白瓜、裴庄芦笋等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万荣县已经形成了农业产业多点支撑、多点发力的局面。
在此之前,有关此次推介会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却少有人知道,万荣县县委四大班子成员将集体以宣传员的身份出现在推介会的现场。
其实,这只是万荣苹果发展的“冰山一角”,用万荣县县长廉广锋的话说,作为万荣农业的最大特色,苹果就是万荣农民致富的法宝。
在“果业富农”战略的引领下,万荣的地域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万荣县县委书记李尧林认为,“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将很容易实现。
A“笑城”苹果飘香
“一口万荣果,三日未绝香”。任大伟说,品质好是万荣苹果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畅销多年的保障。
万荣县海拔高、温差大、日照长,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任大伟说,“独特的地理特性,造就了万荣苹果与众不同的品质。”
据了解,万荣全县有102万亩耕地、50万亩果树,其中苹果35万亩;10万农户,8万果农,苹果理所当然地成为万荣农民的当家产业。
“果业富农”,万荣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这一发展战略。“准确认识到万荣县这一真实县情,果业被确定为万荣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任大伟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技术改造、品牌扩张和优质服务,提质增效,立志要把果树变成万荣百姓的‘摇钱树’”。
“在万荣,政府与果农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任大伟说,今年,万荣政府引导实施了果树大间伐、大改形,1000余名干部进入果园搞示范,8万余名果农跟着学习。截至目前,新建精品苹果示范园4个,完成果园大间伐1.6494万亩、树形大改形10万亩,改良新品种3171亩。
“截至目前,全县成立果业合作社200多个,上万农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减少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架起了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在苹果销售上提供系列化服务。”廉广锋说,在苹果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扮演技术指导、销售信息顾问的角色。
近年来,万荣苹果一直畅销于高端市场。任大伟介绍说,如今,万荣苹果已经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与50多家海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获得南美四国及泰国的出口注册认证,并被毛里求斯确定为中国苹果唯一供应商。
谈及万荣苹果获得的荣誉,任大伟如数家珍:全国唯一蝉联第三、四、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苹果;全国唯一生产“金”苹果的基地;中国农科院确定的全国唯一的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山西唯一一个获得由欧盟“EU-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苹果生产基地;2011年获得了出口加拿大的“绿卡”,代表山西苹果成功进入国际水果高端市场。
据了解,2011年万荣县苹果总产量5.8亿公斤,产值达15.8亿元,全县果业人均纯收入30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果树确实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B有机是最终方向
当万荣苹果在海外畅销时,当地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延伸产业链条,将提升其附加值。这时,一些果品加工、贮销企业选择进入该领域。
“如今,万荣拥有30多家果品加工和储销企业,名气较大的企业有‘汇源’、‘中鲁’、‘华荣’。”廉广锋说,如今,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出口德国、荷兰、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万荣果业发展的方向与最终去向是有机化生产和生产有机苹果。”赴外地考察多次后,廉广锋给万荣苹果的未来指了一个方向。
“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机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权威机构报道,有机苹果价格比普通苹果高出很多,发展有机果业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李尧林说,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确立了“打造有机果业第一县”的目标。
按照《万荣县有机农业招商引资计划》,在有机苹果建设工程方面,万荣县将建设8个总面积20万亩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年生产有机苹果50万吨。
“有机苹果种植将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任大伟说,企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品投资、技术培训及宣传销售。农户以现有果园及劳力入股,负责果园的有机生产管理。
“合作社将负责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任大伟说,收益分配上,在保障果农每年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有机增值部分农户和企业按3比7的比例分成。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普通苹果的价格为1元/公斤,有机苹果的保守价格为10元/公斤。”任大伟说,以年产有机苹果50万吨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33.7亿元,扣除农户基本收益10亿元,其中有机增值部分将达23.7亿元,按照3比7分成比例,每年预计将为农户带来7.11亿元的纯利润。
李尧林说,围绕有机果业生产,万荣县还将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引进有机肥厂、生物制剂厂、气调库、物流企业、鲜食品加工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有机产业支撑体系,解决有机肥、生物农药来源,有机苹果的贮藏、运输、加工、品牌宣传以及销售问题。
“如今,有机理念已经从苹果产业延伸到整个农业产业。”廉广锋说,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强县,万荣县将着力在有机农业上先行先试,发展有机果业、有机水产、有机养殖、有机小麦、有机蔬菜等。
目前,该县正在研究制定《万荣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在黄汾滩地规划了两万亩有机水产养殖基地;在光华乡认证了900亩有机小麦基地;投资两亿元的全国第一个奢侈肉用牛有机养殖项目在该县开工建设。
C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廉广锋说,“十二五”期间,苹果依然是万荣农民致富的当家产业,但其他行业也需要齐头并进。
这一点,在26日的产品推介会上也有体现,除了声名在外的苹果,万荣县还展出了三白瓜、葡萄、柿子、孤山梨等多种水果。
“万荣县50万亩果树,其中苹果树35万亩,桃、梨、杏、枣、核桃、柿、葡萄等15万亩。”任大伟说,三白瓜是产自南张乡一带的特产,对治疗肝病有特殊的功效,市场欢迎度也很高,种植面积也会进一步扩张。
“万荣是传统农业大县,为了发展苹果产业,近年来,全县着力实施‘水利惠民’和‘果业富农’战略,以农业水利设施大建设推动农业大发展。随着‘北赵引黄’和‘西范电灌’两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千年旱垣变成了江南水乡。”廉广锋说。
据了解,万荣县拥有20万亩滩涂湿地资源,目前,已经建成近万亩的浅水养殖产业区,主要养殖螃蟹、南美对白虾、甲鱼、泥鳅等。今年全县共投放了40多万蟹苗。
“在这次推介会上,大闸蟹也是万荣县重点推广的一个特色产品,可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在运城市场极负盛名,深受消费者欢迎。”廉广锋说,大闸蟹有着和苹果一样的好口碑,但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
“下次搞产品推介的时候,可能还要再增加一个牛肉产品。”廉广锋说,近年来,万荣大黄牛养殖逐步兴盛,全县现有大黄牛存栏5000头。今年,上元春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奢侈肉用牛项目也落户万荣,其将倾力打造中国肉用牛独特的地域品牌,将促进万荣大黄牛养殖实现新的产业升级。
“在着力抓好苹果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万荣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廉广锋说,目前,该县在县东沿山乡镇栽植以薄皮核桃、双季槐米为主要品种的干果经济林2.85万亩,在万泉乡发展露地西红柿5000亩;汉薛万红宝桃、西村药材、南张三白瓜、裴庄芦笋等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万荣县已经形成了农业产业多点支撑、多点发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