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18万亩苹果喜获丰收 预计总产值达4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 吴梦寒 通讯员 薛小锋
时下,正值泾川县苹果销售的黄金期。在果品主产区,果农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忙着分拣、有的忙着装箱……
今年,泾川县18万亩优质红富士挂果园喜获丰收,果品产量突破32万吨,预计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
好品质卖上好价钱。67岁的玉都镇太阳墩村刘新华家里有12亩挂果园,今年收了4万多斤苹果,收入达10万多元。
刘新华1963年就开始种植苹果。他说,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苹果要想卖上好价钱,就要施好肥、勤修剪。果园管理跟上了,苹果质量上去了,价格就上去了,收入也就增加了。刘新华还讲了个小秘密,那就是疏果的时候40厘米留一个果子,少而精才能长出好苹果。
因为务作精细、管理科学,刘新华家的果园已经是种了20年的老果园,却一点没有减产。
今年,刘新华家的苹果全都卖给了新疆客商李发恩。正忙着装车的李发恩说,他从1997年开始就来这里收苹果,有几年没有来,原因是对质量不太满意。今年,泾川的苹果色泽鲜艳,个头大,他9月下旬就过来了,已经把一车发往了哈密,希望再能多收点。
增产还要能增收,协会牵线不愁销路。“我家今年24亩果园,每斤以3.5元全部由村上的果品协会统一组织销售,收入了17万多元。”丰台乡张观察村果农张军怀说。
说起协会组织销售的好处时,张军怀说,果农自己销售价格不统一,有时客商压价,果农吃亏。由协会统一销售,果农自己就掌握了定价权,苹果不愁销路,还能卖上好价钱。
马正兴是丰台乡苹果“种植大王”,2008年他把位于该乡蒋丰路的120亩撂荒果园承包过来。经过几年的管理,已经初见成效。2009年,他和几个农户挑头,又成立了正兴林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达到178户。
每年苹果销售旺季,也是合作社最忙的时候。马正兴介绍说,今年,合作社已经组织了100多吨果品,50吨红富士苹果由他们合作社牵线,已经销往四川、湖南、深圳等地。
时下,正值泾川县苹果销售的黄金期。在果品主产区,果农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忙着分拣、有的忙着装箱……
今年,泾川县18万亩优质红富士挂果园喜获丰收,果品产量突破32万吨,预计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
好品质卖上好价钱。67岁的玉都镇太阳墩村刘新华家里有12亩挂果园,今年收了4万多斤苹果,收入达10万多元。
刘新华1963年就开始种植苹果。他说,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苹果要想卖上好价钱,就要施好肥、勤修剪。果园管理跟上了,苹果质量上去了,价格就上去了,收入也就增加了。刘新华还讲了个小秘密,那就是疏果的时候40厘米留一个果子,少而精才能长出好苹果。
因为务作精细、管理科学,刘新华家的果园已经是种了20年的老果园,却一点没有减产。
今年,刘新华家的苹果全都卖给了新疆客商李发恩。正忙着装车的李发恩说,他从1997年开始就来这里收苹果,有几年没有来,原因是对质量不太满意。今年,泾川的苹果色泽鲜艳,个头大,他9月下旬就过来了,已经把一车发往了哈密,希望再能多收点。
增产还要能增收,协会牵线不愁销路。“我家今年24亩果园,每斤以3.5元全部由村上的果品协会统一组织销售,收入了17万多元。”丰台乡张观察村果农张军怀说。
说起协会组织销售的好处时,张军怀说,果农自己销售价格不统一,有时客商压价,果农吃亏。由协会统一销售,果农自己就掌握了定价权,苹果不愁销路,还能卖上好价钱。
马正兴是丰台乡苹果“种植大王”,2008年他把位于该乡蒋丰路的120亩撂荒果园承包过来。经过几年的管理,已经初见成效。2009年,他和几个农户挑头,又成立了正兴林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达到178户。
每年苹果销售旺季,也是合作社最忙的时候。马正兴介绍说,今年,合作社已经组织了100多吨果品,50吨红富士苹果由他们合作社牵线,已经销往四川、湖南、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