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农资 >> 农资频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国农资流通业态10年改革巨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第2375期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5票  浏览1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7月10日 17:48

  “开放心态”、“亮剑精神”与“为农情怀”
  
  农资经营新型业态发展的背景透视
  
  回顾10年来中国农资新型业态产生、发展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其中不乏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进步的深刻社会经济背景,更会窥见中国农资行业整体的改革奋进,以及中国农资人的“开放心态”、“亮剑精神”和“为农情怀”。
  
  正如2003年3月《农业部关于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中所言,我国农产品和农资流通面临着新的形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生活向小康迈进;农资零售网点以个体经营为主,数量众多,不利于控制渠道、保证质量;农资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相互缺乏合作与联合,市场竞争力弱;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农产品和农资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等。这些都对农产品和农资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践看,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壮大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力;有利于规范流通秩序,保证农产品和农资的质量。因此,农资连锁经营作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商品流通方式,成为我国农资流通领域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另一个催人奋进的现实是,按照入世承诺,2006年12月11日,我国化肥市场将全部对外开放。一旦农资流通领域开放,谁能掌握批发零售的渠道,迅速建立起销售网络,谁就控制了市场的主动权。当时,有人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美盛、拜尔、杜邦、孟山都、三菱商事或三井物产之类的国际大鳄闯进来,以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产品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国内农资企业将何以与之抗衡?据推算,我国农资年销售额在1万亿元左右,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谁会不动心!
  
  在各种压力面前,中国农资人表现了令人钦佩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开放的心态和胸襟,打破了所有制界限、打破了地域界限、打破了国别界限,以一种自信与活力积极拥抱着扑面而来的变革与挑战;可以说,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属于现在的农资人,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是他们迅速引进、吸收新型业态,使全国各地农资流通领域连锁经营蓬勃兴起的首要因素。
  
  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中国农资流通市场百舸争流、外资企业虎视眈眈的紧迫形势下,他们信心不减,以一种无畏的“亮剑精神”在农资连锁经营领域折腾得风生水起、虎虎有威。四川农资集团董事长杨邦宁说,这十年对川农确实是生与死的考验。从完全的计划经济一下子推向了市场中,我们已经逼上梁山,只有背水一战。所以当时他们确定了立足自身、发展大农资的战略。连锁经营是他们学习引进现代营销的一个模式,打通这个经络必须要按照连锁的现代营销模式来进行资产重组。当时他们提出了两个对接:把自己的营销网络和下面的基层营销点对接起来,和下面的专业合作社对接起来。正是大农资的思维使邦力达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邦力达不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而且网络了人气、凝聚了人心。杨邦宁说,这次大地震,彭泽邦力达、什邡邦力达、绵阳邦力达三个重灾区下面的员工,遭遇了非常大的灾害,亲人罹难、家园被毁,但还是搭起棚子,在最短时间里又竖起了邦力达的招牌。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很多很多……
  
  从邦力达农资连锁人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农资人的一种可贵品质——对农民的那份不变的情怀。正因为发展农资连锁服务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正因为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有利于净化农资市场,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可以大力普及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人。所以他们才会坚持在灾区第一线,冒着余震,把农民急需的农药、农具、化肥抢运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洛水镇那对夫妻告诉记者:农民本就受灾了,能让他们早种上地、早洒上药,我们心里也舒坦!
  
  朴实的话语道出的却是10年来农资连锁经营蓬勃兴起、不断推进的精神动力!
  
  在服务三农的旗下不断创新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业态价值分析

  
  10年的农资连锁经营如今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首先,遍地开花的农资连锁经营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中国的梦想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经济领域,他们以不断的创新为中国农资行业的改革前行提供不竭的源泉。首先,在组织形式上创新,实现改制,以求发展。农资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多样化,假冒伪劣农资开始充斥市场。农资流通现状叩问农资流通企业的责任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人员资源,发挥农资流通企业的运输、仓储以及资金优势,建立新的流通秩序,使农资流通企业重新回到农资流通主渠道上,成为业内共识。如何迈出第一步?企业通过改制与市场环境相对接,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自有的网络,形成稳定的利润链条。新的农资流通业态努力建立自营水源地,通过品牌、资金的运作,掌握产品和网络,打造农资流通连锁企业的“放心”品牌。
  
  2003年9月,安徽省农资公司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实行全员身份置换,重新整合原有网点和存量资产,整体改制为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我们看到:通过业态、体制的改变,企业的活力重现,农民也是受益匪浅。
  
  经营方式上,重建大连锁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农资连锁实际上是对传统农资经销网络的再整理,择优连锁,扶之壮之,使网络延伸至乡、镇、村。连锁对于农资公司来说,不仅仅是重拾旧河山,更是寻求利益再分配,寻求更大的和谐发展。
  
  2004年四川开元成立了四川开元农资连锁公司,在川北丘陵深处的南部县建兴镇,这里有开元农资连锁的第1号店,覆盖了60多个自然村,由于配送、价格、质量都有保证,加盟后的销量显著增长。
  
  在服务创新方面,全力塑造连锁服务品牌已经成为连锁经营者倾力的焦点。全国各地农资流通企业在销售品牌产品的同时都在通过质量信息服务和农化技术服务树立连锁品牌的形象。比如免费咨询和举报电话、比如通过测土配方调整产品销售结构、比如生产专用肥等等措施。
  
  烟台市农资总公司“烟农”连锁结合当地水果产业带的发展,调整化肥经营品种,提高磷肥、钾肥、复合肥的经营比例,还根据当地的土壤和种植情况,开发生产出氮、磷、钾比例不同各类BB肥。自2000年开始,他们利用化肥销售淡季,与各级供销社和农资协会沟通,聘请农业专家组织培训农村中的种田骨干。现在,“烟农”连锁的农民用户对施肥用肥无担忧,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烟农”品牌也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10年来,农资连锁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销售,推动了农资新产品及其配套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到位率;同时,农资流通企业在连锁经营的历练中体制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活化、份额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喜人局面。
  
  “风物长宜放眼量”
  
  新型农资连锁经营业态发展展望

  
  当然,农资连锁在中国才走过短短10年的历程,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曾经影响巨大的“德农”农资连锁,虽然它因为资金问题赍志而殁,但在探索农资连锁的征途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又比如农资连锁经营存在有误区:认为连锁经营是经营业态的变革,而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是管理方式改变;忽视了农资市场的特殊性,认为凡是企业都能搞农资连锁经营;忽视了连锁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价格失去竞争优势。再比如操作上也存在问题,自由加盟店容易失控,连锁经营属技术型经营,需要对连锁经营有较为熟悉的掌握和认识等。但无论如何,现代农资流通体系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农资流通连锁经营充满商机与生机。
  
  农资连锁经营对农资零售业是一个革命性的方向,农资连锁经营必将成为农资零售的主渠道,并将发挥更大的威力。辉隆农资连锁就在农资流通网络挖掘“双向流通、一网多用”的功能,将农产品收购与农资销售结合起来,依托农资连锁的网络优势,构筑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日用消费品下乡等流通渠道,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出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就是要在现代农村流通服务领域更有作为的一大举措。
  
  相信连锁!相信未来!相信农资连锁面朝市场经济的“大海”,一定会让为农服务的天地永远“春暖花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