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惠民大年陈苹果销售遇“苹”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齐鲁晚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353票  浏览5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2月20日 15:12
大年陈镇弭家村果农弭兴财家里贮存的苹果,他的老伴正指给记者看。  
大年陈镇弭家村果农弭兴财家里贮存的苹果,他的老伴正指给记者看。
  
  从2010年开始,苹果价格曾经一度暴涨,“苹什么”应运而生,这种现象持续了两年多。但是今年以来,各地果贱伤农的事情层出不穷,一路下跌的苹果价格让果农直呼受不了。众所周知,苹果树三年产果,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12年这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苹果产量不会出现大的浮动,那么为何价格会出现如此大的浮动呢?为此,19日,记者探访了滨州主产红富士苹果的惠民县大年陈镇。果农和经销商的说法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果农说法一:“幸亏我刚摘下来就卖了,这样还赚了些”
  
  “我家的苹果早在收获的时候就边摘边卖了,那时的收购价在每斤两块钱左右。”惠民县大年陈镇三鑫村的村民刘长进说,他一共有3.8亩地,光苹果就种了近3亩地,今年9、10月份,苹果刚刚成熟,刘长进就把自家的苹果按两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收购商,“幸亏我卖的早啊,从那之后苹果收购价一直在下跌,现在都到了1.2元一斤了,镇上有好多人都没怎么卖呢。”
  
  据了解,大年陈镇是黄河以北林果面积最大的平原乡镇,现有红富士苹果3万亩,惠民蜜桃1万亩。种苹果的有26个村子,主要以光明新村、大邢联村、王西池联村、三鑫村为主。这些村的村民每家每户都多多少少种着苹果,少的种1亩,多的种到4—5亩。而今年苹果市场开市就不是很理想,相对于前几年苹果“牛市”,不少苹果收购商、果农出售都非常谨慎。
  
  “去年苹果收购价是最近几年来最好的时候了,”刘长进表示,去年苹果刚开市的时候优质苹果能卖到2.5元一斤,最低价也在1.7元、1.8元左右,“今年我家的苹果比去年多套了15000个塑料袋,因此产量在2万斤,比去年多了1万斤左右,但是还没有去年挣的多。”
  
  果农说法二:“收购价一直在降,等不及每斤一块两毛五卖了”
  
  “虽然价格低了一些,收入减少,但前两天我还是把苹果卖了出去。”大年陈镇大邢联村的果农王延词看到其他果农都陆续把苹果卖了出去,也把自己家的15000多斤苹果卖给了水果市场的收购商。以每斤1.25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苹果一直放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王延词和老伴商议以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大家都想多卖点钱,开始价格就不高所以都存着,想着过两天是不是还会涨。去年价格那么高,哪想到今年越来越低啊。”
  
  王延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一共种了3亩苹果,算上开始的7000元肥料、1000元农药还有1000元塑料袋等费用接近一万元,“这还不算施肥、套袋的人工费,今年一共生产了15000斤苹果,每斤按照1.25元价格收购,平均一亩地只能赚不到3000元。”
  
  “目前的价格对果农来说不会有赔本危险,只是利润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也许选择把苹果存起来的果农会更多。”王延词说,当前困扰果农的是前几年尤其是去年持续走高的苹果行情,抬高了果农的心理预期,导致今年惜售的情况出现。
  
  果农说法三:“都存在家里了,只要有人来收多少钱都卖”
  
  大年陈镇弭家村的村民弭兴财今年收获的13000斤苹果只把个头小的3000斤以7毛钱每斤的价格卖出去了,剩下的10000斤优质苹果都存在自家院子里的一间小屋里。“本来是想存一段时间看看价格会不会上涨,结果越来越低了,同村的也大部分都卖出去了,我也不愿意等了,只要有收购商上门来收,1.2元一斤我也卖给他。”
  
  今年已经66岁的弭兴财平时家里就只有他跟他老伴儿两个人照顾果园,孩子在外面工作。“刚摘下来的时候收购价高一点,但我们想等所有苹果摘完了再一起卖,结果还没摘完价格就一路下滑,我们俩年纪又大了,没法运到市场上去,就等着收购商来收了。”
  
  镇上有几个大型的果蔬企业可以收购苹果,也可以把果农不愿意出售的苹果存在冷库里,能存到第二年“五一”之前。但平均一斤两毛钱的存放价格让果农更是不舍得,只能放在自己家院子里。“现在天气冷啊,还能放在院子里,等过了年天气回暖之后,苹果会慢慢缩水,质量严重受影响,所以得赶快出手了。”弭兴财说。
  
  经销商>>今年行情太差,不敢过多存货
  
  惠民县虎生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书清从2002年开始自建冷库,他总结出一条经验,库存量越少,价格就越低。任书清公司的冷库存货量可达到2000吨,行情好的时候,他的冷库都存满了苹果,但是今年从苹果上市到现在,他一共存了500吨苹果。“今年行情太差,不敢存货,大部分苹果都在农户家里存着呢。”任书清说。据他介绍,今年是他近4年来库存量最低的一年。
  
  苹果批发市场位于大年陈镇西南角,2010年以来的好行情催生了大量的苹果经销商,一路高涨的价格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很多人不惜贷款,囤积苹果,以期通过反季销售能有个好价钱。但是今年以来,苹果价格一路走低,高价收购的苹果只能以低价处理,使得不少苹果经销商大户赔钱。都不敢大量存货,很多冷库因而被清空。这种情况从在任书清公司打工的人数上可以直观地显现出来。去年任书清托人去市场找人干活,每天70元的工资还往往找不到,而今年,很多打工者纷纷上门找他要活干,价格则成了每天50元。
  
  任书清介绍,今年“双十”期间,苹果价格迎来新高,一上市就到2元/斤,随后就一路下跌。这样的价格走势让很多经销商望而却步,他们不敢轻易收购,而果农经过去年的好行情,面对今年的价格也不舍得卖,只好先存在家里。
  
  “今年的苹果价格走势与2010年相反。”任书清说。2010年苹果上市后,从最开始的1.3元/斤一直涨,最后涨到2元/斤还多。他拿自己举例说,当时他去烟台收购苹果,在当地以1.2-1.3元/斤收购,运回来存放在冷库里,没有多长时间就以2元多的价格卖出去,平均每斤能挣一块多钱。而现在,面对一路走低的价格,他只能望而兴叹。他认识的有些苹果经销商从陕西以1.6元/斤的价格进货,运来后也只能以0.7元/斤的价格转手。
  
  “由于价格高开低走,导致市场上收购苹果的人少了,苹果囤积在果农手上。”任书清最后说。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果农也都反映这一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五一”节前后冷库里的苹果就都卖完了,而在果农家里的苹果储存时间要更短,所以春节后果农都急着把苹果卖出去。“我这一万斤苹果都放家里一个月了也没个来收的,现在哪怕是便宜点我也卖了。”弥家村果农弥兴财说。在大年陈镇,与弥兴财持类似想法的果农不在少数,果农扛不住价,市场价格自然就低。
  
  镇政府>>苹果栽植要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大年陈镇上有一个2010年投入使用的5000亩绿色食品基地,基地里的苹果虽然也是果农划片种植的,但由于管理水平高、技术指导较统一,所以基地里的苹果价格要比市场价每斤要高2—3毛钱。
  
  大年陈镇近几年通过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已建成高产、高效、优质果园4万亩,其中红富士苹果3万亩,红富士苹果更是通过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还引进了太平洋嘎啦、美国8号、弘前富士等苹果新品种。目前,全镇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果品保鲜加工能力达到35000吨。
  
  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当前大年陈镇在苹果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年轻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孩子和老人,没法管理果树,“所以政府鼓励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让大户种植,从而形成有规模、效益高的产业。”另外,政府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建镇林果站、办事处、村三级技术网络来指导果农管理果树。
  
  同时,大年陈镇还在苹果质量上也采取推广人工授粉、壁蜂授粉、提高坐果率以及推广高品质纸袋等方法。这些举措,也将会带动大年陈镇的苹果生产实现转型升级。来源齐鲁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