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关于酿酒葡萄生产发展意见的报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农博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2票  浏览16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9月22日 16:40
  近年来,我国葡萄和葡萄酒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上葡萄和葡萄酒的生产消费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由于舆论导向等多种原因,从1996年底开始,我国由南向北形成了一股葡萄酒“新热潮”,面对如此“火热”的葡萄酒市场,目前我国葡萄酒和酒用葡萄的生产已经或即将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葡萄和葡萄酒生产情况
  
  1、葡萄生产情况
  
  葡萄是世界四大果树之一,产量仅次于柑桔,比香蕉苹果的产量还高。近十年来,我国葡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全国实有葡萄栽培面积230.3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84万亩,产量188.3万吨,居苹果、柑桔、梨、香蕉和桃之后,列第六位。此外,我国的葡萄生产以鲜食为主,约占80%,加工品种占20%,加工品种中酿酒品种和制干品种各占一半。
  
  从葡萄品种发展的情况看,鲜食品种:8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巨峰系品种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鲜食品种,占50%以上。近一两年来,国内又掀起发展美国红地球品种的热潮。酿酒品种:过去曾占很大比重的红玫瑰和北醇品种,现已基本淘汰。目前生产上仍占主导地位的品种有,贵人香、白羽、佳利酿、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龙眼(兼用)和玫瑰香(兼用)。近两年来,在发展酿酒葡萄时主要以红色品种为主,首选品种为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等;发展白葡萄酒主要选用贵人香、霞多内、白玉霓、白诗南、格列那什等。制干品种:现在和今后仍将以无核白、京早晶等品种为主。榨汁品种需进一步筛选确定。
  
  2、葡萄酒生产情况
  
  预计1997年的葡萄酒产量将突破30万吨。目前,干型葡萄酒的比重已达25%,其中干红占5%。近年来,葡萄酒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原汁含量高于80%的高档酒比重已达50%,原汁含量在50-80%的中档酒和低于50%的低档酒的比重分别下降到30%和20%。
  
  虽然我国的葡萄酒生产发展较快,但目前生产规模偏小,全国现有600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不足1000吨,生产能力小于1000吨的厂家占80%以上,上万吨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仅有3家,即山东张裕、天津王朝和河北长城。这三大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为44.4%。
  
  葡萄酒作为低酒精度的营养保健饮品,深受世界特别是欧洲人民的喜好。但从80年代以来,葡萄酒市场受到严峻挑战,低档葡萄酒需求疲软,从而导致世界葡萄酒产量逐年下降。据粮农组织统计,1995年世界葡萄酒产量为2442.9万吨,比1980年的3329.1万吨下降了26.6%。虽然世界葡萄酒总产量有所下降,但优质葡萄酒的比重明显提高,出口贸易也稳步增长,尤其是亚洲市场需求增长较快。近些年来,欧洲国家大力推销低档积压产品到需求强劲的亚洲市场。日本1997年进口总量比上年增长了近30%,达12万升。我国进口葡萄酒也大幅度上升。据海关统计,1997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葡萄酒3万多吨,预计全年进口总量将超过4万吨,比上年的4646吨增长7.6倍。而1994年全国进口葡萄酒只有165吨,1995年771吨。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两年来,我国葡萄酒发展较快,尤其是红葡萄酒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现有葡萄酒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前两年已经濒临倒闭的葡萄酒厂也以合资或被兼并的形式重操旧业,一些大型白酒企业转产葡萄酒,就连过去从未接触过葡萄酒的一些企业集团也涉足葡萄酒投资建厂,各地还纷纷新建了大批葡萄酒厂,有的企业采取进口散装原酒,在国内分装,有的索性直接进口瓶装酒在国内市场销售,从而形成了目前从未有过的葡萄酒热。葡萄酒热已经或即将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乱”,即乱引、乱种、乱进、乱造。
  
  1、乱引: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间,先后有六省区市的十多家单位提出进口法国葡萄苗2000多万条。从安全检疫、区域布局及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出发,我部严格控制,现已批准引进442万条,从3月初开始陆续到货。我们认为,这样大批量进口,不仅花费大笔外汇,而且可能带进危险性甚至毁灭性的病虫害。目前进口苗木的价格是0.241美元/条,优良营养系4.5美元/条,高出我们采取快繁出来的苗木价格几倍,甚至10倍。据了解,法国葡萄苗的繁育是由国家葡萄栽培改进协会具体负责,国家建有国立葡萄研究中心,同时在全国分区设有5个固定的繁育点,繁育的苗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无病毒,二是优良营养系,三是新品种。大约常年繁育的苗木可供发展7.5万亩的葡萄园,只能基本满足自用,不能满足我国的大量进口。另外,虽然法国是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也是许多病虫害的发源地,葡萄黄金叶病、根瘤蚜、欧洲果蝇等病虫害较为严重,由于我们的检测技术和水平有限,很难把住进口关。加之,目前一些进口单位倒卖倒买,从中牟取暴利,进口的苗木很难保证不再扩散,这样增加了疫情控制的难度。
  
  2、乱种:种植酿酒葡萄比发展鲜食品种要求的自然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夏季凉爽、雨量不多的地区,对年有效积温和7、8、9三个月的平均温度以及成熟期一个月的降雨量三个指标都有严格的限制,适宜区的年有效积温在1500-1800℃之间,7、8、9三个月的平均温度在22℃左右,成熟期的月降雨量必须小于100mm。并且生产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还有区别,红葡萄酒要求偏暖,白葡萄酒要求偏凉。但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地不管本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如何,不认真研究项目的可行性,都一窝蜂地大上“干红”项目,种植用于酿制干红葡萄酒的“三珠”品种,即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有的地方自认为本地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的“波尔多”,其实,我国没有一个产地算得上真正的波尔多,只有与法国波尔多相近的气候条件。我国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区域主要有六大片,一是辽宁省旅大地区、营口地区及辽西地区。二是山东胶东半岛,烟台青岛地区。三是河北燕山南麓高海拔地区,包括张家口和北京的延庆。四是山西晋中、陕北、陕西渭河上游北部高原地区。五是宁夏银南、甘肃兰州、天水及河西走廊。六是新疆伊宁、石河子和阿克苏地区。另外,我国西南的一些小气候区域也是酿酒葡萄的适宜区。
  
  3、乱进:乱进主要表现为,葡萄酒进口量大幅度上升,质量逐年下降,走私现象十分猖獗。据调查,目前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供大于求,市场日趋萎缩,欧洲年积压葡萄酒800万吨左右。由于我国葡萄酒产销量基数低,增长潜力大,自然成了国外产品的倾销市场,导致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智利、澳大利亚、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玻尔多瓦等10个国家的100多个品牌大举挺进,抢占中国的大中城市。一些沿海城市和合资企业从国外大量进口低档散装葡萄酒在国内灌装后充当高档葡萄酒销售,有的直接进口瓶装酒在国内市场销售,获取高额利润。在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而质量也随之下降,有的专家称谓“嗅之难闻,饮之难咽”。这种短期行为若不加以制止,势必扰乱我国的葡萄酒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影响到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4、乱造: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上马葡萄酒加工项目,尤其是干红葡萄酒加工厂,在适宜区,有原料保证的地方新建或扩建葡萄酒加工企业无可厚非,而一些根本无原料基地的非适宜区也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大规模的加工厂,就显得有失稳妥。如去年广东省中山市的欧味宝酒业公司和深圳和平实业有限公司与意大利佳威酒业集团,合资新建了产年6万吨葡萄酒的中山佳威欧崴堡酿酒有限公司,原料全部从意大利进口。目前现有的葡萄酒合资企业,也大量进口原酒在国内分装后进行销售。生产厂家不在原料基地的建设上下功夫,没有自己稳固的优质原料基地,被迫在采收季节四处抢购原料,致使过早采收,原料质量无法保证,从而影响葡萄酒的质量。一些本应生产白葡萄酒的地方,也盲目转产红葡萄酒。据调查,目前加工原料中只有10%是加工专用品种,90%都是鲜食品种或兼用品种。可想而知,葡萄酒的产品质量不会太高,更谈不上与国外葡萄酒抗衡了。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总的来讲,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我国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科学种植,提高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酿酒葡萄的生产。
  
  1、积极稳妥发展葡萄酒生产。发展葡萄酒生产,符合我国酿酒行业的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很大。葡萄酒的发展可以带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为农民增收做贡献。同时,还可以减少用于酿造白酒的粮食消耗。目前我国的葡萄酒生产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现在我国人均年消费葡萄酒不到0.2升,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5升,欧美一些国家高达70升以上。从这个角度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酒习惯的改变,我国的葡萄酒有广阔的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因受饮酒习惯、生活水平和葡萄酒价格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发展,葡萄酒在近期或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成为我国的主体酒。所以面对当前的葡萄酒热,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稳妥地发展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决不能盲目行事,一定要防止一哄而上和规模过快扩张,保持我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2、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实施葡萄酒产业化经营。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葡萄酒生产发展规划,计划2000年葡萄酒产量50万吨,2010年80万吨。根据这个规划指标,我们要尽快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订相应的酿酒葡萄生产发展规划。制订规划时,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标准的原则,要将原料基地与葡萄酒厂的建设统筹安排。原料是酿酒工业的基础,七分原料,三分工艺,只有优质的原料作保证,才能在先进工艺技术的条件下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葡萄酒产品。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围绕葡萄酒厂的建设,国家、企业、个人多方筹集资金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作为技术含量高,又有一定产业化基础的葡萄酒企业,应该抓住当前国家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好时机,率先突破,开创一条贸工农一体化的新路子。葡萄酒企业必须把原料基地作为第一车间,建立稳固的优质原料基地,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果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方面,青岛华东、山东张裕、河北长城的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3、苗木生产应立足国内,控制进口。我国的葡萄种质资源丰富,国家建有葡萄种质资源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并且世界葡萄生产先进国家选育出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我国基本上都已引进。同时,我国的葡萄苗木快繁技术已经成功,单芽塑料营养袋育苗(1亩地年可出苗20万株)、“三级跳”绿枝嫁接快繁(一根穗条一年可繁殖出150株苗木)和脱毒工厂化育苗技术(河北省果树所已具备年产50万株脱毒葡萄苗的生产能力)已进入生产阶段。因此,苗木生产有条件,也完全有可能由国内解决。为防止病虫,尤其是病毒和类病毒病的传入,今后国内已有的良种不得再引进,没有的优良营养系品种和一些优良砧木品种,作为种植资源,可以少量引进,但每个品种不得超过100株(条)。建议葡萄品种的引进列入部“948”引进项目,由我部统一组织从法国国立葡萄研究中心、意大利等有关国家引进。
  
  按照2000年生产葡萄酒50万吨测算,还需发展55万亩酿酒葡萄,按每亩种植300株计算,共需16500万株苗木,年需求量5500万株左右。另外,根据我国果树品种结构的现状分析,今后鲜食葡萄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预计每年发展3万亩,每亩种植200株计算,则需苗木600万株。这样估计年需求苗木总量在6000万株左右。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我部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葡萄苗木繁殖中心,按区划建立葡萄苗木繁殖站,所需资金纳入“种子工程”项目投资计划。葡萄苗木繁殖中心最好建在渤海湾葡萄产区,可以考虑天津市林果所(已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在河北怀来、山东青岛、陕西西安、河南郑州(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甘肃酒泉各建一个繁殖站。计划两年建成后,繁殖中心年生产苗木2000万株,五个繁殖站共承担4000万株的繁育任务,从而可以基本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另外,对于已经引进的苗木,要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建议今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引种单位的试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对各地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并在适当时候,召开一次酿酒葡萄生产和种苗管理协调会。
  
  4、强化葡萄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葡萄生产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葡萄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质量不高。为了适应葡萄生产发展的需要,改进品质,必须大力提高葡萄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优良新品种和实用技术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果农素质。结合我部正在实施的果树“万千百培训计划”,从现在开始,各有关省区果树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葡萄技术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并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尽快提高果农的葡萄生产管理水平。建议将葡萄的技术推广列入1998年部里追加的“丰收计划”项目中,予以支持。同时,各地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重点扶持农民葡萄协会和农民购销组织的发展。
  
  5、加强进口葡萄酒的管理。目前我国葡萄酒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消费量并无太大突破。高档葡萄酒消费主体是以公款消费和少数高收入者,广大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限,并且还需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只要适当扩大现有几个大企业的规模,就可满足需要。目前进口劣质葡萄酒冒充高档酒出售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些消费者只是盲目追求洋酒,摆阔气而已,对葡萄酒不一定有嗜好。同时多数人对酒的优劣没有鉴别能力,获利的只是不法酒商。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进口葡萄酒管理,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