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永春东关:基地农业显效应 种瓜尝甜头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福建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2票  浏览5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15日 14:56
 

  3日,永春县东关镇东关村近千亩的冬瓜基地里,瓜农们正在忙碌着今年冬瓜的最后采摘,一个个硕大的冬瓜被装上停靠在阡陌间的收货车,销往泉州、福州、杭州等地。

  “今年基地共产瓜500多万公斤,产量比去年略低,但价格却比往年高二三倍,村民的收入肯定比去年好。”望着这一忙碌的丰收景象,东关村村委会主任黄健康喜滋滋地说。

  种瓜尝甜头

  作为东关镇规模最大的冬瓜基地,东关村的部份种植农户早在20多年前就尝到了甜头,“当时,我们种的冬瓜都是销往泉州的源和堂,价格不错,销路也没有问题。”今年66岁的该村村民陈荣钦说,他的哥哥是最先在东关村种植冬瓜的,一直是与泉州的这家企业合作的。后来,自己也跟着种冬瓜了。10年前,当大家忙着种水果和其它蔬菜时,自己仍不改初衷,继续种植冬瓜。

  “如果种水稻的话,1亩地最多收入1500元,而种植冬瓜则不同,同样以1亩地为例,可以种植500株冬瓜,虽然每株冬瓜只能留一个果,但平均单果重却可以达到15公斤,1亩地就是7500公斤,1亩地就有7500公斤,按今年每公斤1.2元收购价计算,扣除减产因素,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东关村委会主任黄健康在田头扳着指头给笔者算起了“冬瓜账”,而且,冬瓜从育种到收成仅要3个月的时间,正好可以利用清明前后的这段时间来种,而且瓜收完了,剩下的枯藤晒干之后烧灰又可以作为下一季水稻的肥料,可以说是时间短、见效快,又是循环经济。

  2000年,看到冬瓜的市场前景不错,其他村民也跟着种冬瓜了,该镇从这一年开始大规模种植。

  由于该镇所产的冬瓜具有瓜大、优质等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颇受瓜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自大规模种植以后,每到产瓜的季节,许多瓜商都纷至杳来,“每天都有很多的货车在收瓜,他们来自各个地方,近的有莆田、福州、三明等周边城市,远的有杭州、上海,从早上早早到傍晚都有瓜商在收瓜。”村委会主任黄健康这样形容收瓜时的情景。

  基地农业发展

  “在冬瓜基地里面,道路都是水泥路,而且引水、排灌、排洪、抽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齐全。”村民陈荣钦告诉笔者,正是因为有这么方便的基础设施,大家种植冬瓜的积极性才会这么高,他举例说,如果道路不方便,货车无法直接开进来,瓜农采摘下来的冬瓜挑到路上就要很远,由于瓜那么重,像大的有近百斤的,每次最多只能挑1、2个,如果劳动力不足的话,需要雇人,种瓜也就没有多少赚头了。

  陈荣钦的想法,其实也是该镇政府从发展一开始就考虑的,从2000年的大规模种植以来,该镇就不断加大对冬瓜基地的建设力度,几年来,共投入260多万元用于机耕路、引水、排灌、排洪、抽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同时,还成立“冬瓜协会”,为瓜农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培训服务,从而让瓜农能够确实从发展冬瓜中受益。“今年4月,东关镇少雨,镇政府马上组织水利部门帮忙抽水灌溉,请市里的农机专家上门指导,保证了冬瓜的质量。”瓜农们都说,有了政府的“保驾护航”,大伙种植冬瓜的信心更足了。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瓜农提高冬瓜的知名度以及保证冬瓜的畅销,该镇特地注册了“东关桥”牌冬瓜商标、在“八闽农网”上发布信息,让该镇的冬瓜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基地农业获得很好地发展,目前,全镇种植农户达535户,种植面积也由2000年的885亩发展到2009年的2000亩,许多群众从中受益,仅去年该镇农民就增收960多万元,冬瓜产业正日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施由森 颜尧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