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果业评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攀比心态下善意的搅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商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5票  浏览8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26日 14:05
  新商报记者甲乙
  
  11月23日中午,张守来匆匆吃过晌午饭后,就走出家门向村口张望。按约定,当天下午,一名经纪人会带着收购商到他家收苹果,今年,他家自产的2万多斤红富士苹果在经历了一个半月的等待后,终于找到了买家。张守来是瓦房店市赵屯乡光明村的一名果农,目前,这个“苹果村”还有一多半苹果没有卖出去。
  
  “我们都盼着他们能领来一辆辆大卡车,敞开了收苹果,零星半点的"爱心果"根本"吃"不掉我们的库存。”张守来坦率地说。
  
  一个案例:
  
  被“爱心果”抬高的价格
  
  每斤1.9元,这是当天张守来家红富士苹果的售价,对于这样一个价格,同村的很多果农都感到眼红。“收购商给了我家苹果一个"特殊价",因为我家果树喂豆饼,苹果口感好。”张守来说。
  
  由于缺少准确的市场行情信息,在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山村里,价格似乎是果农们永远解不开的一道谜题,所以,攀比的心态在这个苹果滞销季里,使得问题更加严重,甚至还将爱心化成了误解。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前段时间,有一家银行到我们村来买"爱心果"。当时,大行情是品质较好的苹果每斤1.6元左右,而人家出于爱心,给到了每斤1.9元的高价,一共买走了100箱苹果,共计4000多斤。这件事就像长了腿一样,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后来,一位外地收购商进村收苹果,开出每斤1.6元的价格,但果农们都攀比那批"爱心果"的价格,心理预期提高了,犹豫着不肯出售。”当地苹果经纪人曲志宽不无感慨地说,出于善意和援助初衷的“爱心果”在这个充满迷茫、猜测以及期许的滞销季里,曾悄然地提升了部分果农的心理预期,也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市场行情。
  
  一笔意外的账:
  
  每人160斤?吃不下的“爱心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连苹果总产量在100万吨左右。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连地区约有40%的苹果未能销售出去。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按大连有40万吨的待售苹果,而大连600多万人口中去除苹果产区的100多万人口,还有500万人口来计算,那么,每个人至少要吃掉160斤苹果,一个三口之家,就要吃掉480斤"爱心果",这是根本吃不掉的。”大连苹果出口龙头企业大连天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作表示,“爱心果”只能解决个别果农的一时之困,不可能解决一个产业的销售困境。而业内人士表示,一旦“爱心果”这种爱心泛滥,有可能会让本就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的部分果农产生幻想,惜售待涨,从而进一步错过苹果销售的“最后时机”。
  
  “指望"爱心果"来消化滞销苹果,根本不可能。”大连双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志堂表示,目前,他一共收购了400多万斤苹果。在大连,像他这样的经纪人约有五六十人,大大小小的经纪人有300~400人。与经纪人带动的苹果销量相比,“爱心果”所带动的那点销量实在微不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