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寻找倾斜农产品“议价天平”的砝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3票  浏览1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4:15
  在虾苗入塘的季节来临之前,来年的作战计划已经在长龙水产养殖合作社的会议室里诞生。等到下一轮的养殖周期,合作社的成员将会通过合作社的平台,以“团购”形式用优惠的价格统一购买优质的虾苗、饲料和调水产品。
  
  今年的冬蜜已近尾声,五桂山逍遥谷深处,三乡镇华协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几位核心成员正在对比各自蜂箱中的产出,讨论来年如何改善技术和质量,到时就可以用注册好的“华协”品牌推广优质蜂蜜。
  
  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中山遍地开花。生产、经营同类农业产品的农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经济实体,通过技术服务、供销方式和资本运营等方面的合作,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共同进退。截至目前,中山市一共涌现了超过9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从分散到抱团的路上,他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挑战,对来年春天的新计划都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互通信息、技术的平台,更是让农民有机会掌握市场议价主动权的新模式。
  
  农户生产经营不再单打独斗
  
  2012年底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今年8月14日,中山市农业局印发了《中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中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审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将相关标准作出了一些本土化的调整,并推向农村。
  
  梁容森是中山市坦洲镇农业站的高级农艺师,亲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坦洲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用“截然不同”四个字来形容合作社与行业协会的区别。他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做“自己的产品”,有能力统一购买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然后统一技术、管理,保证农产品(000061,股吧)的质量,最后再以合作社的名义销售产品,争取卖个好价钱。
  
  2011年,65岁的卓当容牵头联合了坦洲镇内的17家番石榴种植和流通大户,成立了金斗番石榴专业合作社。协会不定期组织成员开会、外出学习,积极促进社员内部的技术交流和市场信息传递。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成员的果场,基本都统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经营。”不过,这些努力尚未发挥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体职能。
  
  “以前协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吹吹水",谁都不会真的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但是现在成立了合作社,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真正走到了一起。”三乡镇华协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邹华协对合作社有很高的期盼,但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合作社要发展,首先是要壮大,要实现壮大就要让农户获得看得见的利益。虽然“华协”目前只有5位核心社员,但已经有30多名蜂农表达了加入的意向,明年开春他们就会以合作社的名义统一购买包括蜂箱、饲料等在内的蜂具,以团购的形式让社员享受更优惠的价格。
  
  南朗镇长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王晓琴把合作社定位为工商层面的经济实体,在他们的办公室内,张贴着合作社简介、章程,以及详细的发展计划,几名专职文员正在处理社员档案资料。2012年5月,几位发起人注资1000万元成立了该社,并在今年9月份正式挂牌运营,现在共有400多户遍布珠三角乃至省外其他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加入。“统购”是合作社组建初期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市场手段,拥有较为雄厚资本实力的长龙合作社也是这么做的。“社员钱不够,我们还可以借钱给他们买虾苗,让他们知道加入合作社比自己单打独斗更有优势。”长龙合作社的理事长周绍方说。
  
  抱团取暖仍有待突破困境
  
  金斗合作社也想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让合作社在农户中间更有影响力,但现实存在的资金短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他们举步维艰。卓当容说:“我们也很想统一采购生产资料,但是资金汇集起来有难度,万一生产资料发放出去之后收不回钱,那谁来负担这些损失?合作社决策要大家都同意才可以,比不上流动商贩灵活,等到大家有了共识,市场价格又不一样了。”今年,他们尝试在镇上开设展销部,以提升产品知名度,方便流通销售,但似乎只“赚了吆喝”,社员垫资的6万元尚未回本;之前也试过将产品远渡重洋运往加拿大销售,可是除去运费等成本后,每斤只有2分钱加元的微薄利润。
  
  在他看来,要实现“统购”甚至“统销”,要探索的路还有很长,内部要解决利益关系,外部又面临激烈的竞争,“理想化的合作社现在还没有做到,现在只是比协会要规范一点。”卓当容坦言,“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农户是分散的,成立合作社是为了抱团取暖,但怎么样实现从松散到集约的进化,不同合作社的发起者们则有不同的理解。
  
  在梁容森看来,一个成熟的合作社与股份制公司很相似,每家农户都是股东,种植散户的合作如同把以往独立的小企业兼并重组,“农民可以按照资产入股,可以按照果园面积入股,最后得到的收入大家分成。”然而,在他所亲历的专业合作社实践中,这一进程却陷入了龃龉。“不管是在进购生产资料还是销售水果产品,农户还是各顾各的,只不过相互之间较以前更多沟通而已。”这跟“统购统销”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方面,农户懂得生产技术,但对于管理和运营一个团队却不擅长。而且,在没有看到实际的好处之前,绝大多数农户很难同意把自己的家业都交付给合作社统一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