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乌当蔬果产业撑起农村经济半边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 谢昌达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89票  浏览8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0月06日 10:15
  蔬果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升至近60%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
  
  乌当区今年种植的2052亩晚熟西红柿产量达1600多吨。每天有80余吨进入市场,远销重庆、广西广东及湖南等地。图为下坝乡喇坪村村民宋继富在采摘西红柿。
  
  金黔在线讯金秋时节,正在地头采摘西红柿的新场乡达古村党支部书记万开友,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全村种植的500亩晚熟西红柿,销售收入可达500多万元,仅此,户均1.2万元,人均3200多元。
  
  一村一品,在乌当区靠种植特色蔬菜水果富裕农民的专业村比比皆是:有981户的阿栗村,优质水果发展到万亩,年产干鲜水果250多万公斤,水果收入达2000多万元,户均收入2万多元。
  
  特色蔬果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而且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撑起了乌当农村经济半边天。据乌当区农业部门统计,去年全区蔬菜总产量达14.91万吨,产值2.28亿元;水果总产量达3.583万吨,产值达1.684亿元。蔬果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57.28%,在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092元中,60%来自蔬果收入。
  
  乌当区瞄准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形成规模,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开拓外销”的思路,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精心打造实现地块聚群、产品聚群、产品目标明确的特色蔬果生产基地。现已建成次早熟和延晚蔬菜、外向型冷凉蔬菜、时鲜蔬菜、观光蔬菜等4条各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带和阿栗杨梅、百宜黄金梨、岩山樱桃、小其山酥李等4大优质水果基地。今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0.57万亩,产量可达1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5.6万亩,产量可达3.6万吨。蔬果总产值突破4亿元。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乌当区依靠科技创新,从更新品种技术、知识着手,着力加强蔬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按照生态农业要求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进行种植,对生产基地实行统一规范产品标准,统一组织技术指导、咨询、培训,统一组织采购种子种苗、化肥等生产原料,统一监控产品质量,统一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和市场拓展的“五统一”管理。建立了11个检测范围覆盖全区10个乡镇主要蔬果基地和主要蔬果品种的农残检测点。今年抽检550余次,其中接受国家农业部抽检一次,被检的34个品种5561个样品,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100%,让市民吃上了放心蔬果产品。
  
  以标准化为手段,推进质量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蔬果产品品质,形成和注册了一批质量安全、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蔬果产品,被注册为“百宜牌”折耳根、黄金梨、辣椒、“阿栗牌”杨梅、“岩山牌”樱桃及羊昌甜椒、偏坡无筋棒豆等10多个优质蔬果产品获得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其中“阿栗牌”杨梅、“百宜牌”折耳根先后荣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名牌产品、贵州省首届农博会优质农产品称号,成为乌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更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拓宽销售渠道,架起蔬果从田间地头走向市场的桥梁,组织农民合力闯市场,以抵御市场风险,乌当区各类农民蔬果营销协会功不可没。百宜乡红旗村折耳根、辣椒营销协会成立8年来,60名农民营销员常年活跃在产地和批发市场,每年销往省内各地及云南、广西、广东、四川、重庆、上海的折耳根、辣椒300多万公斤。像红旗村这样的农民蔬果营销协会在乌当区就有30多个,营销人员2000多人,成为乌当特色蔬果流通的主力军。今年以来,通过营销协会组织蔬果外省3万多吨,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