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苹果价格3年连跌 难解增产与价格之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44票  浏览21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27日 09:42

  果企——
  
  苹果经销商连续三年亏损 今年帮果农代存
  
  连续三年苹果下树价涨,让果农碰到了暖春。但对于收购企业来说,却跌入了寒冬。有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2012年烟台苹果经销商连续3年有50%以上的商家亏损,30%的商家保本经营,20%的商家赚取微利。
  
  “今年,受国内市场价低、国外出口量少等因素影响,天誉公司亏损额过千万元。”栖霞市天誉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华如是说。
  
  作为集收购、储藏、加工、出口为一体,年储藏能力3万吨的果品龙头企业,“天誉”对市场的预判和抗冲击能力,绝对要远超其他中小企业,但这几年还是赔了钱。“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灵活,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经营模式都是一样的,其结果也是一样的。”王洪华说,纵观这几年的市场形势,冷风库都是赔钱,气调库则保本微利。
  
  分析亏损原因,王洪华表示:一是,果农不让利,收购价格太高,导致果品出库价超过了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市场滞销。二是,当前存储企业太多,仅存储能力过千万斤的企业就有13家,过800万斤的30家,过500万斤的60家,苹果保有量太多。三是,市场分工不明确,现在很多储存企业在干着销售的活,分心他用,以至于焦头烂额。
  
  连年亏损,很多企业承受不住,因此,转型牟利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风险实在太大,企业承受不住了。”王洪华坦言,现今的果品市场已经不似当年的火红,随便收购一些来年就能卖高价,“市场基本达到了饱和,来年是无法估计的未知数。”
  
  今年8月16日,在栖霞市举行的2012年苹果经营形势暨保鲜技术研讨会上,王洪华和栖霞市诸多存储企业向所有与会果农发出邀请:今年秋天,企业拿出一半的冷藏库,开通新业务———帮果农代存苹果,赚取每斤1毛多钱的冷藏费。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