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明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和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组的首席研究员。采访蒋跃明时,选择了在他工作单位的办公室里进行。蒋跃明说,办公室就是他的书房;虽然家里也有书房,但更喜欢在办公室里看书。书房应该...
——记灵川县科技特派员李萍 本报记者 周仕兴 田间地头,一位女士忙碌着,俨然一位地道的农民;卷起裤腿,她捧起书本,走上讲台,讲授着种植技术;走下讲台,她又走村串户,询问起农户的种植情况……多种角色的转换,于她而言,已经得心应手。 ...
褚时健的新舞台 文_本刊记者 尹鸿伟 发自云南玉溪 2010年1月末,在云南省著名律师马军的极力引荐下,记者得以顺利进入褚时健家——一处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城郊的别墅。头发花白,已经82岁高龄的褚时健家里似乎从来不缺人拜访,总是一拨走了一拨又来,只是...
一个传奇的企业家,他的专利技术使3000万枣农受益,“好想你”成为中国“红枣第一品牌”。2008年成功融入千万资金,冠名央视三农人物。他的愿望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都能吃上新郑红枣。” ●第一桶金挣了2万元 金秋九月,新郑红枣示...
8年前,河南省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还是该县的“贫困村”。然而,在党支部书记王书勤的带领下,大力种植有“黄金水果”之称的树莓,仅几年的光景,就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每当说起种植树莓致富的事,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王书勤,说他...
今年56岁的刘元宝,是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沙崖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当地人却亲切地称他为“教授”。 刘元宝是一个退伍军人,从部队退伍后,在外面打了两年工。在打工的这两年里,他总想着寻找一条可以摆脱贫穷的发家致富路。经过...
近年来,落户在永川的三峡移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走上了致富路有很多。把家安在青峰镇牌坊坝村板桥田村民小组的万州移民刘贤文就是其中之一。他成功种植名为“香妃”的葡萄品种,这在永川葡萄种植业中较为罕见。近日,记者来到了板桥田村民小组,探究他是如何用勤...
柠檬对大家来说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水果,因为我们经常能在超市或大街上看到它,但它又不像其他水果可以直接食用,所以我们很少购买柠檬。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柠檬,做菜、茶用、美容,好处可谓不少。 在广安区有一位村民,2...
导读:这种只有海南琼中才有的神奇水果究竟是什么?让陈福斌夫妻甘愿为它在危险的深山中守护九年,它有着怎样的神奇之处?陈福斌又是怎样揭开它的神奇面纱,做到年赚200多万的呢? 央视《致富经》1月19日播出:另辟蹊径在神秘水果上赚钱,以下为节目实录: ...
韩玉俊在察看脐橙果品。 韩玉俊是寻乌县远近有名的脐橙“三王”——技王、价王、单产王。他是文峰乡岗背村一个普通的农民,27年前开始种蜜橘,12年前开始种脐橙,如今已是耀眼的果业明星。他是如何“称王”的? “技王”韩玉俊 果园是种果技...
2009年末的一天,同学们会经常在校园内接到传单:“你见过能生吃的玉米吗?你知道水果玉米的魅力吗?”这份“甜旅水果玉米”的传单本身并不特殊,而这份传单背后的故事,又是几名中国农大学子借助专业和学校优势,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 生物学院的吴建成...
■创业项目:新疆果品店 ■创业人物:翟选钢 ■创业时间:2010年1月12日 翟选钢是新疆一间果品加工公司的华南区经理,去年他从新疆来到广东,年底便向公司申请在这边开店。他说他申请的店同公司在新疆的销售店不同,"健康沙龙"是他引入的一...
□文/图本报记者 曹攀峰 “合作社搞好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原广东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潘作棣曾对李德清如是说。1月12日,聊起合作社的话题,李德清立刻回忆起了潘作棣这句话,而后给予了注解:“合作社搞好了,就能引领农民致富,农民富裕了,‘三...
今年60多岁的台商林茂盛七年前来到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创业,成立了福州茂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创建了面积约13公顷的“茂盛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年,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林茂盛充分感受到大陆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茂盛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
他希望每月都有草莓卖,人人都能买得起 黄均维和他的草莓园。 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 市民在购买草莓。 □文/图王平强胡伟杰 鲜红的草莓被摆放在路边,能有几个人抵挡得住它的诱惑?记者日前在恩城中南村委会大南村路边看到,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