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我们村苹果套袋就要结束了,在地里转转与大伙交流交流,催催大伙儿给树干涂药,预防腐烂病,这样心里才踏实”。在果园里我们见到了“土专家”——贺春林。在老贺1986年栽的果园里,果树棵棵树势旺盛,枝干平滑,很少有病菌伤势处理痕迹,他告诉我们预计...
说到越西农特产品,越西早熟苹果不得不提,其果实中大、质地松脆、酸甜适度、香味浓郁,201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名声在外。说到越西苹果,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杨世华,他被称为越西的“苹果大王”。 1963年,9岁的他第一次品尝到苹...
9月4日晚,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局长高武斌怀着对陕西果农的深厚感情和对陕西果业的强烈使命感,在国际交流中心207为园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我的果业梦》的精彩报告。 机缘巧合,走进果业领域 高武斌局长从1980年自己大学求学的经历讲起。当年参加高考...
他,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通过自身努力当上了建筑师,又利用3年时间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葡萄庄园”。 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嘉陵区大通镇龙池院村的伊甸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眼前的一片葡萄园,如同镶嵌在嘉陵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翡翠。 在这块葡萄...
在平邑县地方镇,有这样一位女强人,她先后被授予“临沂市三八红旗手”、“临沂市巾帼致富标兵”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与丈夫联手打造成了一家吸纳就业人员千余名、纳税过千万元的罐头企业。同时,她又以中国传统女性包容、温和、善良的特质,把10口人的大家庭经营...
8月27日,王胜武将酿制的板栗酒灌入酒坛。一位普通的农民,自学了大专课程,自创了生态板栗种植模式,发明的两项酿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他就是河北省兴隆县八卦岭乡珍珠村农民王胜武。兴隆县是“中国板栗之乡”,因为担心将来板栗面临销路问题,王胜武萌生了板...
每年到了八九月份,大批中外游客都会陆续来到大泽山吃葡萄,品农家宴。大泽山葡萄种植历史久远,第28届大泽山葡萄节又即将举办。谈及大泽山葡萄的发展和推广,大泽山镇的几位“葡萄达人”可谓是功不可没。8月22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葡萄达人”,请他们与更...
在乳山市青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百亩实验基地里,一到夏秋时节,每天都有百余名来自省内特别是胶东半岛的业内人士及果农前来参观。乳山市青山果品专业合作社不仅带领数千名社员共同致富,而且为全省万余名果农送去果业种植技术,由此青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知名度在业...
“服务于农民的技术不在于高精尖,而在于实在管用。”卢家旺常说。 作为科技特派员,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也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村民经常会在田间、野外、山坡果园里看到卢家旺的身影:看到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果农、观测记录;看见他与村民促膝交谈、...
本报记者 杨威力 农民赵贵勤钟情于葡萄种植近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一个葡萄‘疯子’。” 初识赵贵勤,感觉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是,看了他那300亩的家庭农场,却发现他既是农民,也是商人,更像是个农业科研人员。 “这是最...
几乎跟记者前后脚,一个农民手里拿着个金铃子,急匆匆地走进林燚的办公室。眼看着可以收成了,结果摘下来的金铃子掰开一看,里面竟全是虫。农民急得不行,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他马上想到了林燚,从地里摘了一个金铃子就往林燚的办公室跑。 林燚一看,...
白水果农 曹谢虎 “2010年11月22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的带领下,陕西白水县果农曹谢虎赴美国哈佛大学参加农业食品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这是2010年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开篇语。 今年是西农建校80周年华诞。我虽然不是西农的校友,...
天台县葡萄种植界出了一个“奇葩”合作社,他们种了200多亩的葡萄,面积不算小,投入也不算少,却“懒”于打理,拙于精细化种植。在现代农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们采取的方法很“老套”,令同行不解。上周末,记者顶着烈日,来到天台县宁一有机葡萄专业合作社,探...
陕西传媒网讯(通讯员 苏新友 王娜娜 刘香娃)8月21日上午,阎良区组织部分果农及种植大户,到武屯镇沟王村现场开展果业技术培训活动。 大家先后观摩学习了冬枣专业合作社、脆枣专业合作社的冬枣设施栽培示范园,合作社理事长张继民、杨学红等两位“枣把式...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坤 苏勇 多年来,在巂水大地上,一位朴实的汉子,始终以一位农业科技人员特有的责任和情怀,一心一意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带着他的团队走在一片又一片的果树林中,心系果农,胸怀产业,全力推广和普及果业生产新技术,为越西果树产业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