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红苹果 无奈变“苦果” 伊犁3万多吨苹果无人问津
从去年秋季苹果收获至今,伊宁市苹果销售商热合提的心情就如同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去年,他所收购的400多吨红心苹果、黄元帅苹果到现在只卖了个零头。此后零星有客商来询问,但价格也没能上去,现今还有300多吨苹果只能静静地“躺”在果窖里。
“不但苹果价格一直就没有上去,而且还卖不动。”热合提说,与他同样命运的人,不敢说100%的苹果商赔钱,但赔钱的人不会低于70%。
在特克斯县,苹果同样滞销。作为果农的丁召丽等人掌握的情况是,他们的100吨苹果目前也同样无人问津。伊宁市燕姿林边贸公司总经理付斌说,往年伊犁约有七成以上的苹果出口中亚国家,当前出口受阻是苹果滞销的主要原因,估计约有3万吨至4万吨的苹果还在保鲜库内。
“能帮一把是一把!”《新疆都市报》开设了“都市·乡亲”栏目,搭建起了“新疆农副产品直销平台”。这个平台愿为伊犁果农牵线搭桥,帮助他们销售滞销的苹果,如有需要苹果者,请拨打电话0991-5893138联系。种植户发愁
3月19日,伊犁特克斯马场农民丁召丽郁闷地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她的100吨苹果目前无人问津。特克斯马场五队在1972年就有一个著名的“72号苹果园”。2011年,特克斯马场苹果种植近千亩,产量达3127吨。2011年9月,丁召丽和场里的农民合伙集资修建了一座保鲜库。
特克斯马场五队队长居锦民说,往年10月在他们那里几乎找不到苹果,因为苹果销售很快,一开始就被收购完。2008年果商的收购价最高达到每公斤3元装箱,最差的年份是1997年,地窖后期保存的苹果1至两毛钱都没有人要,他到巩留县境内伊力特果业公司,半个月销售了120吨苹果,加工成苹果醋。
居锦民说,特克斯马场有1000亩经济园,苹果品质个大口感好,主要出口销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因口岸关税上涨,特别是苹果的关税翻了一番,所以多数的老板都没有来购产品,他们收购的苹果几乎都在赔钱。
居锦民介绍,果商收购苹果,是从种植户手里包掉园子里所有苹果,比如这个园子有多少亩地,老板看完后结合亩产值出多少价格,然后全部收购。细算一下,每公斤苹果价格也就1元到1.5元。
“2.5元到3.5元的苹果,是经过包装保险,量身在100公分以上的精选苹果的价格。”居锦民说,到现在出售的价格基本在1元到1.5元的低价。
在特克斯马场种植苹果20多年的张力龙说,他的20亩果园结的60吨苹果,2010年8万元包给果商,2011年是6万元,足足少了2万元收入。
销售商亏钱
从过完春节开始,热合提忙碌着开始为滞销的苹果奔波,他算了一下,自己已经跑苹果销售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
3月15日,好不容易送走50吨苹果的热合提不敢松气,租期5个月的保鲜库内还有280多吨苹果,眼前3月30日保鲜库的租期快到,可苹果价格依然低迷。
“每箱12公斤装的苹果以14元的批发价发往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等地,去掉包装和运费,每公斤苹果才9毛钱。”热合提说,刚刚从乌鲁木齐市水果批发市场回来,那里的行情也不乐观。但他必须在保鲜库租期内处理完剩余的苹果,否则每公斤苹果分摊的库存租金将高出0.3元钱,那样他将赔得更多。
热合提说,去年他收购了400多吨苹果,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5元到2.5元。他手头上有许多客商的联系电话,每年一到苹果收获季节,这些客商就会主动和他联系,由他组织收购果农送来的苹果。
他说,没想到今年情况不妙,现在存放在别人果窖里的苹果连个问询的客商都没有。
同样,伊宁市果商阿布都西也很无奈,他将自己收购的300吨苹果全部卖给伊宁市的水果零售商。他说,经营苹果10多年来,除了1997年亏损外,今年是第二次赔钱。
有着万吨苹果保鲜库的伊宁县果商阿依别克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去年7月至10月,他的万吨苹果保鲜库共收购库存了8600吨的红黄元帅、红富士,收购价是每公斤2.4元至2.5元,和2010年每公斤3.6元至4元相比,价格跌了1元多钱。这些苹果主要是销往哈萨克斯坦,因关税问题,目前只销售了5000多吨,库存近3000吨。“还好,出口价格在每公斤15元,与2010年价格基本持平。”
“不但苹果价格一直就没有上去,而且还卖不动。”热合提说,与他同样命运的人,不敢说100%的苹果商赔钱,但赔钱的人不会低于70%。
在特克斯县,苹果同样滞销。作为果农的丁召丽等人掌握的情况是,他们的100吨苹果目前也同样无人问津。伊宁市燕姿林边贸公司总经理付斌说,往年伊犁约有七成以上的苹果出口中亚国家,当前出口受阻是苹果滞销的主要原因,估计约有3万吨至4万吨的苹果还在保鲜库内。
“能帮一把是一把!”《新疆都市报》开设了“都市·乡亲”栏目,搭建起了“新疆农副产品直销平台”。这个平台愿为伊犁果农牵线搭桥,帮助他们销售滞销的苹果,如有需要苹果者,请拨打电话0991-5893138联系。种植户发愁
3月19日,伊犁特克斯马场农民丁召丽郁闷地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她的100吨苹果目前无人问津。特克斯马场五队在1972年就有一个著名的“72号苹果园”。2011年,特克斯马场苹果种植近千亩,产量达3127吨。2011年9月,丁召丽和场里的农民合伙集资修建了一座保鲜库。
特克斯马场五队队长居锦民说,往年10月在他们那里几乎找不到苹果,因为苹果销售很快,一开始就被收购完。2008年果商的收购价最高达到每公斤3元装箱,最差的年份是1997年,地窖后期保存的苹果1至两毛钱都没有人要,他到巩留县境内伊力特果业公司,半个月销售了120吨苹果,加工成苹果醋。
居锦民说,特克斯马场有1000亩经济园,苹果品质个大口感好,主要出口销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因口岸关税上涨,特别是苹果的关税翻了一番,所以多数的老板都没有来购产品,他们收购的苹果几乎都在赔钱。
居锦民介绍,果商收购苹果,是从种植户手里包掉园子里所有苹果,比如这个园子有多少亩地,老板看完后结合亩产值出多少价格,然后全部收购。细算一下,每公斤苹果价格也就1元到1.5元。
“2.5元到3.5元的苹果,是经过包装保险,量身在100公分以上的精选苹果的价格。”居锦民说,到现在出售的价格基本在1元到1.5元的低价。
在特克斯马场种植苹果20多年的张力龙说,他的20亩果园结的60吨苹果,2010年8万元包给果商,2011年是6万元,足足少了2万元收入。
销售商亏钱
从过完春节开始,热合提忙碌着开始为滞销的苹果奔波,他算了一下,自己已经跑苹果销售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
3月15日,好不容易送走50吨苹果的热合提不敢松气,租期5个月的保鲜库内还有280多吨苹果,眼前3月30日保鲜库的租期快到,可苹果价格依然低迷。
“每箱12公斤装的苹果以14元的批发价发往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等地,去掉包装和运费,每公斤苹果才9毛钱。”热合提说,刚刚从乌鲁木齐市水果批发市场回来,那里的行情也不乐观。但他必须在保鲜库租期内处理完剩余的苹果,否则每公斤苹果分摊的库存租金将高出0.3元钱,那样他将赔得更多。
热合提说,去年他收购了400多吨苹果,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5元到2.5元。他手头上有许多客商的联系电话,每年一到苹果收获季节,这些客商就会主动和他联系,由他组织收购果农送来的苹果。
他说,没想到今年情况不妙,现在存放在别人果窖里的苹果连个问询的客商都没有。
同样,伊宁市果商阿布都西也很无奈,他将自己收购的300吨苹果全部卖给伊宁市的水果零售商。他说,经营苹果10多年来,除了1997年亏损外,今年是第二次赔钱。
有着万吨苹果保鲜库的伊宁县果商阿依别克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去年7月至10月,他的万吨苹果保鲜库共收购库存了8600吨的红黄元帅、红富士,收购价是每公斤2.4元至2.5元,和2010年每公斤3.6元至4元相比,价格跌了1元多钱。这些苹果主要是销往哈萨克斯坦,因关税问题,目前只销售了5000多吨,库存近3000吨。“还好,出口价格在每公斤15元,与2010年价格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