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为果树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众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8票  浏览1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19日 12:19
  □沈广宁 李国田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高的产量和效益,5年生的幼树,平均每棵结果67斤,果子又大又红,含糖量15.6%,每斤卖到3.5元,已经卖了27000斤了,4亩果园,已经卖了9万多元,有这样好的收成,俺感谢果树专家王金政,是他帮助我们建了这片新果园!"11月3日,荣成市滕家镇北庄村62岁的果农王丰进高兴地对笔者说。
  
  王丰进的爱人笑着说:"你们来晚了,前几天树上挂满了苹果,非常漂亮,照相、录像的来了好几拨,连技术员的果园,都没有俺家的苹果长得好!"
  
  2009年春,省果树研究所王金政研究员带领他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和山东省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苹果矮化砧木特性与应用研究"支持下,选择荣成市滕家镇北庄村的800亩丘陵沙壤土地,用砧穗组合半成苗建设"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示范园",仅5年就进入了盛果期。
  
  从胶东半岛,到沂蒙山区,从鲁北枣区,到枣庄山亭,丰收的果农笑逐颜开。他们感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多年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培养造就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专家群体,他们以服务果树产业发展为己任,下基层,接地气,培训果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用现代栽培制度改造老果园
  
  山东的苹果园,大多数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的老果园。由于乔砧大冠、密植栽培等原因,造成大约80%的老果园郁闭,45%的老果园严重郁闭。果园郁闭带来的结果是产量不高、果实品质降低,突出表现为着色差、含糖量低、风味淡、市场价格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栽培制度入手,用现代栽培制度改造老果园!"这是国家现代苹果、梨、桃产业技术体系的王长君、王金政、王少敏、李林光等果树专家的共识。
  
  郁闭果园改造,研究困难,推广更难。开始时果农怕减产,不接受,找谁谁都不愿意干。在这种困难情况下,王金政深入到蒙阴、沂水、荣成、文登、招远、蓬莱的一些乡镇和果园,通过做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建立郁闭果园改造示范园。
  
  他来到沂水县四十里铺村办培训班,果农不愿意将自己的果园当示范园。在改造老果园"隔行去行"时,一个小伙子站在旁边看,王金政问他:"你也一起把老果园改了吧?",他说:"不改!"。结果,改了第一年,树冠里亮堂了,光照充足,果实颜色好,含糖量提高了1.5度,色度提高了15%-25%,果品的价格提高了20%,亩效益提高了1000多元。
  
  蒙阴县野店镇黄崖村有一位叫苏京和的果农,他在海拔680米高的山上有个老果园,果园郁闭和果实变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2009年春天,王金政来到蒙阴县高都镇举办成龄大树整形修剪与郁闭果园改造技术培训班,苏京和闻讯前去听课。培训班结束后,老苏把王金政请上山帮助进行树体结构优化改造,通过实施压缩树冠、调减大枝,疏除外围密生枝,更新复壮结果枝组等项技术措施,取得了提质增效的良好效果。当年产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果实变大,着色好,含糖量高,直径80毫米以上的果子占80%以上,作为县果业局的样品果出售,每斤高出市场价5角钱,仅此一项,每年就增加收入37000元。为此,苏京和和王金政等果树专家成了好朋友。
  
  借助分布在各地的示范园,从2008年开始,王金政、李林光与省内果树专家一起,不断地办培训班传播技术,推动用现代栽培制度改造老果园的工作,经过几年示范带动,使全省200多万亩成龄郁闭苹果园得到优化改造,使这些郁闭低效果园变成了优质高效果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