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果业如何销出大天地
借力资本
陕西期待“好想你”
如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样,我省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张“金融网”的扶持。
有统计称,如果按照陕西省2012年苹果总产量1000万吨计,要撬动陕西果市,则需要接近600亿元巨资。而现实中,无论囤积还是炒作,果商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民间借贷或银行放贷。已经有业内人士提出建议,能否在财政扶持和银行资金之外,设立专项的果业发展基金呢?比如,在果价剧烈波动之时,平抑市场价格,为产业深加工提供资金支持等。
此外,资本的力量也值得陕西果业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罗剑朝就认为,从农业产业化来看,农产品的精细化和规模化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或许,在这一方面,新疆库尔勒的香梨,河南新郑的“好想你”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早在2001年12月份,“香梨股份”就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而在2011年,河南的“好想你”枣也成功在中小板上市交易。一方面,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直接支持了当地果业的整合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果业企业也借助资本市场得以规范和提升,而光是每天在沪深交易所挂牌,就为库尔勒香梨和河南的红枣提升了不少的品牌价值。
那么,作为陕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果业,为什么不能诞生一家上市公司呢?陕西的“香梨股份”、“好想你”或许也值得期待。
海外出口
忽视品牌仍是陕西果品顽疾
“我们20年前就开始做果子,但是当时没有牌子,人家是记不住你的,比方说客户来白水,只会记得白水苹果,而未必会记得是你的苹果,这样的客户没有多少忠诚度。”石伟说。
据他介绍,现在他的出口水果和做高端礼盒的水果,都打的是自己的商标。而这也正是陕西果业要织好的“品牌”网,曾凡涛就曾建议,果业发展应走品牌化路子,做农超对接。
据称,“洛川苹果”品牌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品牌估值达到30多亿。而佳县红枣、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葡萄、灞桥樱桃等一大批农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但在毛凤霞看来,从中国果品大视野看上去,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在全国乃至全球真正叫得响的果品商业品牌,这和中国是世界果品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忽视品牌是中国果品出口的顽疾,对中国果品出口不利。显然,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陕西果业。
而对于苹果,这个全球每6个当中就有1个陕西生产的水果,寻求品牌价值或许会显得更为迫切。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韩博强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