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苹果更新换代走“矮”路

记者从市农业局果茶蚕工作站了解到,乳山市现有21.4万亩果园,其中近7成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栽植的,现在多数果树已进入“老年期”。为更新换代,两年前市农业部门引进了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如今,3890亩采用新技术栽种的苹果示范园已初具规模。
“矮”个苹果树苗受青睐
4月16日上午,记者在南黄镇朱家屯村果农李振开的果园里看到,几名果农正忙着栽植苹果苗。
“我们现在栽植的是矮化中间砧优质富士果树苗。”李振开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乳山市农业部门从外地引进了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并且引进适宜使用该技术栽培的新品种果树苗。新品种果树达到成熟期后,其高度比传统果树要矮1.5米,果树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盛产期果树的亩产量比传统果树产量高1成。“矮”个果树苗有矮化中间砧优质富士和国光等品种。为引导农民栽植新品种的“矮”个果树苗,朱家屯村推行了配套土地水利措施、承包金优惠等举措,该村今年预计栽植新品种果树300亩。
“新品种苹果树与以往的果树就是不一样。”在崖子镇的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示范园,果农李英文对记者说,采用新的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矮”个苹果树,田间管理更加便利,优质果产出率可达88%以上。示范园内的苹果个头比普通苹果要大不少,果品口感也相应好了不少。
新品种苹果亩产上万斤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新技术种植的“矮”个苹果树,盛果期亩产可达1万余斤。据市农业局果茶蚕工作站站长曹洪建介绍,“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在乳山引进、推广已经两个年头,从示范园反馈的信息来看,新栽培技术栽植的苹果两年即可结果;根据数据分析,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
据曹站长介绍,新的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果树种植的水、肥消耗,并且能改善光照条件,有效提高果品产出。“矮”个果树对部分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强,因此比较适宜本地种植。
农业机械可进园作业
记者在崖子镇的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看到,示范园内的苹果树个头小,果树之间的过道较宽,拖拉机、农药喷洒机等农业机械也可以出入。
“传统苹果园内农业机械难以作业,苹果栽培全靠人工,这样不仅费力,而且不利于管理。”曹洪建告诉记者,新模式栽植的苹果树更容易进行农田管理。
据了解,现在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态势,一名劳动力每天最多可为5亩果树喷洒农药,可对1亩果树进行修剪。而农业机械进入果园后,一名劳动力使用机械每天可为150亩果树喷洒农药,对6亩果树进行修剪。
3890亩果园已更新换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乳山市现有苹果园21.4万亩,其中有15万亩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栽的,传统乔砧栽培的苹果树已经进入“衰老期”,苹果产出量和优质果率较盛果期明显下滑。曹洪建告诉记者,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将成为乳山市苹果栽植的主推模式。目前,乳山市已有示范果园3890亩。
“这段时间,有不少果农前来咨询新技术的相关内容。”据曹洪建介绍,新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果农的关注。“新技术的推广就是让果农受益,从而在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擦亮乳山苹果的金字招牌。”曹洪建表示。(文/记者倪堃图/记者丛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