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吆喝”卖黄桃
本报讯(记者陆一波)“亲,虽然我长得不怎么样,可我能让你甜到心里去,赶快把我带回家哦!”张怡刚在自己的淘宝网店打出奉贤黄桃的广告,就吸引了不少买家的关注。和其他年轻人上网卖些创意小玩意儿不同,张怡卖的是由合作社代销的黄桃。“85后”张怡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是“黄桃之乡”奉贤青村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近日,她和其他7名村官经营的合作社,专为桃农提供销售与推广服务。这也是奉贤区首个由大学生村官创办的专业合作社。
拥有近万亩黄桃的青村镇,是全国最大的鲜食黄桃生产基地。目前,奉贤黄桃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种黄桃是青村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但卖桃难长期困扰着许多桃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的张瑜是青村镇首批村官,如今已是花角村党总支副书记。她告诉记者,在村里走访时,他们发现桃农大多自产自销,黄桃成熟后,有的到市场“守株待兔”等买家来批发,有的则到处找熟人、托关系“能多卖一些是一些”。由于黄桃不易保存,卖不掉的,就只能烂在枝头。
“能不能把分散的桃农整合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张瑜等村官一合计,决定成立合作社帮桃农卖桃。“和其他合作社不一样,我们的合作社不图自身赚钱,而是要让桃农增收。”被选为理事长的张瑜说,他们将把收购和销售的中间差价,除去成本后全部让利给桃农,让桃农得到最大收益。
为了帮助村官们成立合作社,镇上专门指派了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进行工商注册。从搜集社员资料、提出申请到完成注册,前后仅用了一个多月。镇农业中心还将40亩黄桃核心产业区免费流转给合作社,作为黄桃种植经营示范基地。“按照每亩每年1000元左右流转费计算,仅这一项合作社就省去了4万多元。”村官陈华介绍,镇里、村里还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用品等,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为桃农服务。
尽管合作社成立不久,但各项工作已步入“轨道”。8名村官各有所长,专业涉及会计、法律、设计、物流、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等。学设计的村官,设计了一套合作社的标志及黄桃包装箱。学电子商务的,找到了一家合作伙伴:在1号店、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相思果园”网店的创办人,也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合作社将先借“相思果园”的品牌效应卖黄桃;同时,自己也创办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合作社还将引入“整体营销”理念,将40亩黄桃核心产业区打造成集休闲、采摘和品尝为一体的“黄桃公园”。“8月份黄桃就要大批量上市了,目前已有多家桃农与合作社达成了初步代销协议。”张瑜有信心“让桃农手里的黄桃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