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苹果试水电子竞买 数量还算理想价格稍有意外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康康虎
热度153票  浏览1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28日 16:31
  水母网8月28日讯 (YMG记者 权立通 姜乾) 8月27日上午10点,烟台苹果有史以来第一笔电子竞买交易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平台上线。参与竞买的100吨规格80毫米一级和二级“红富士”烟台苹果,经过1个半小时的线上竞价“博弈”,一级果以5.5元/斤的竞买底价成交14吨,二级果以3.9元/斤的竞买底价成交50吨。业内专家指出,烟台苹果在渤交所上线电子竞买交易,开创了国内苹果销售走上电子渠道的先河。
  
  忐忑一个半小时
  
  首次竞买成功
  
  8月27日,无论对烟台苹果还是对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都是一个可以写进历史的日子。
  
  这一天,烟台苹果参与竞买交易,这不仅是栖霞苹果电子交易的首例,也是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一项新业务。双方心中都没有底气。
  
  “心中一直很忐忑。”27日,栖霞宇冠果品保鲜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蒋吉利早早就来到公司,打开电脑,准备就绪。作为烟台苹果首次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参与竞买交易的卖家,蒋吉利的心情可谓一言难尽。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上午10点,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发布出烟台苹果的竞买信息。
  
  竞买底价11元/千克,11元/千克……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不断刷新着信息,蒋吉利的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每次满怀希望的期待,最后都落了空。“难道这种交易方式,确实不合时宜?”蒋吉利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这次“试水”。
  
  从事了多年苹果交易的蒋吉利,在事前考察过市场,做过调研,他自信应该能在平静的水面上,引起波动,但毫无反应的网络平台,让善言善语的蒋吉利一度吃了瘪。“如果面对面交易,你还能给客户介绍咱苹果的优秀果质和独特口感,但这种连交易人是谁都不知道的买卖,着实让人憋屈。”蒋吉利摇头叹气道。
  
  电子竞买交易,跟普通交易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竞买交易,卖方仅为宇冠一家,而买方则为所有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开户的交易商,是一个卖家多个买家的交易方式,卖方处于主动地位。“这种方式较传统交易形式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是销售期不必到处跑市场联络客户,降低销售成本。二是通过第三方交易,降低交易风险。”等待的时间里,蒋吉利介绍说,这种交易跟期货略有不同,算是一次商品交易,竞买无手续费。事先,他们在冷库准备了规格80毫米的一级果和二级果分别50吨,并交了10万元的保证金。
  
  时间一点点过去,11点15分左右的一项竞买提示,让宇冠公司上下沸腾。“总算开张了。”蒋吉利乐呵呵地说,“有了开门红,就证明确实有门路,后面肯定还有竞买方。”
  
  蒋吉利的断言,很快有了回应。在此后的半个小时内,烟台苹果先后被多方关注,最终一级果以5.5元/斤的价格成交14吨,二级果以3.9元/斤的价格成交50吨,为首次电子交易博了个彩头。
  
  “数量还算理想,价格稍微有点意外。”谈到这次交易的过程,蒋吉利表示,自己经验不足,不会玩心理战,给的底价太高,以至于每次最小加价幅度为0.1元/千克的竞买价根本没派上用场,所有果品都以竞买底价成交。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坚定了我们以后继续用这种方式销售烟台苹果的信心。”蒋吉利介绍,下一步,他们或将降低竞买底价,继续运作网络销售模式,开创新的销售途径,让烟台苹果流入国内各大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