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企业强强联合 安全苹果试验成功
据悉,德国拜耳是全球最大的农药企业之一。在加工成本与国内企业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拜耳每种农药的研制成本通常在两亿美元以上。由于农民对低价的盲目追求,数倍于国内产品的价格让拜耳在市场火并中显得毫无优势。
北京艾物是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民组织植保技术、水肥管理、安全用药等培训指导。可艾物却遭遇到在帮助农户种出高端果蔬后无法从下游批发商兑现的尴尬,只能从农药化肥的加价中获得利润。
作为国内最大果品经销商,深圳鑫荣懋经销100多种水果,每天为50万消费者提供果品。规模越做越大后,鑫荣懋却苦恼于无法为终端零售商找到足够多安全、高品质的货源。而处于产业链末端的超市直接面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更是关乎企业存亡。
其实,早在2009年,德国拜耳公司就与北京艾物、深圳鑫荣懋、蓬莱好日子果品合作社共同投资了当地的一项农业产业链整合试验。这个名为"食品链合作伙伴项目"的试验,总投资3000万美元,规划占地7000亩。2011年,沃尔玛也加入到该合作项目中。至此,一条贯穿苹果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链体系建设完成,农户、合作社以及四家公司各自的苦恼迎刃而解。
在这条整合而成的产业链中,果农与消费者分处两端,试验确保了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种出高质量的产品,获得维系再生产的订单售价;末端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也得以满足。与此同时,参与试验的企业各方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并愿意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存在。整个产业链试验中,从上游的果农到终端卖场,环环相扣。
正如鑫荣懋公司项目负责人白峰所说,任何一方都无法解决各自的瓶颈,无法保证食品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多方联手却能共赢。
拜耳、艾物和鑫荣懋公司在该项目负责人均表示,"食品链合作伙伴项目"从一年示范、两年发展,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随着这一模式的逐渐成熟,合作社种植面积从300亩发展到2000余亩,已经到了将其作为一个新型农业模式加以推广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