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陕西苹果平稳销售须厘清:面积多不果价低不?
苹果总面积1000万亩,总产量1006万吨,从业果农数百万人,苹果基地县果农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甚至95%以上来自于苹果产业。在这些县,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果价对当地果农家庭、对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毫不为过。
对于2012年晚熟苹果销售中出现的问题,面对“陕西苹果是不是种多了”等疑问,分管全省苹果销售的省果业局副局长范海龙认为,保持陕西苹果长期平稳销售,必须着力认清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陕西苹果种多了吗?
面对2012年苹果价低销缓,有这样的声音:“陕西苹果种多了”,对继续发展苹果产业心存疑虑。
范海龙说:“从陕西省近年来农业发展的实践看,种植苹果,效益高于一般种植业,周期短于林业,投资小于设施农业,风险低于畜牧业。因此,陕西省发展苹果产业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果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
此外,从苹果和苹果加工品的消费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鲜苹果30公斤以上、果汁28公斤以上,而我国年人均消费鲜苹果不足20公斤、果汁只有0.8公斤。
范海龙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苹果和果汁将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必备品”,消费量会逐年增加,苹果消费的增长空间非常大。因此,我们应当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发展苹果产业。
果价多少合适?
“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苹果产销对接时,并不是说价格越高越好。只有苹果价格真正体现其价值,能顺利实现销售时,苹果的价格才是合理的。”范海龙认为,2012年的果价,相比与过去两年的旺销,低了,尤其是低于果农的期望值。但是综合苹果的生产成本和利润,价格仍在正常范围内,是苹果价格的理性回归。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可。
记者在苹果主产区发现,经过了心理预期过高——惜售错过高价——最终低价出售的果农,已普遍接受“每斤苹果两块二三都算是不错的价钱”这一事实,调低了心理预期。这将给今年陕西苹果销售带来极大好处。
每斤苹果两块二三,意味着每亩5000元以上的纯收入。“遇冷”后冷静下来的果农已普遍认可这在种植业中算是不错的收入。
2010年和2011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苹果也不例外,“苹什么”一度成为网络热词。每斤成本不到1元的苹果,产地平均价格卖到3元甚至更高,零售市场更是卖到了6元以上。反映在消费者一方,就是苹果太贵了,吃不起了。
在苹果旺销的前两年和面临销售困难的2012年,陕西省果业部门一直都在强调苹果利润分配的三个三分之一,即种植者、贮藏营销企业、零售商各占利润的三分之一,产业链条才是健康的。前两年提三个三分之一,意在预警产地果价增长过快。去年重提三个三分之一,意在帮助果农认清市场,找准定位,提振信心。
“今后我们在指导果品销售时,一定要破除价格越高越好的不正确思路,积极探索苹果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苹果市场价格的预警监测,减少苹果价格波动频次和幅度,引导和促进苹果平稳销售。”范海龙说。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