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顶尖农业专家齐聚烟台论苹果 果树加镁产量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52票  浏览26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04日 18:02

    “土地医生”零费用为农户服务

    科技专家住在农民家里,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朋友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昨天的论坛现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透露,目前他正在与烟台相关部门对接,拟在烟台推广“科技小院”项目。

    2005年,在农业部的推动下,张福锁研究团队开始了对土壤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主要是通过取样分析,看看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缺什么养分、缺多少养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补足。“这项工作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800多个县,我们掌握了全国土壤的养分数据。在获得土壤数据的同时,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用数据指导生产,指导农民施肥。”张福锁说,根据这些数据,科技人员设计出不同的配方,并作为农户施肥的指南,定期公布。

    过去的化肥生产,是企业生产什么农民就用什么,而今后,企业要根据专家给的配方生产肥料,同时要给农民服务。“企业今后不能光把肥料卖给农民,还就得像‘医生’一样,为患者抓了药,还得告诉服务对象怎么‘吃药’。”张福锁表示,今年5月下旬,农业部已在烟台开展大型推广行动,主要就是要求化肥企业用这些专家给出的“配方”订单生产“配餐”,建示范基地,并要进行技术指导。

    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朋友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目前,张福锁已在全国建设了20多个“科技小院”,随着项目的推进,烟台也有望推广这样的“科技小院”。

    是搞示范田还是搞培训?是发材料还是通过手机信息、网络宣传?张福锁认为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农民的方式,取得更有效的效果。

    “我们住在农村,不收费,农民有了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们。”张福锁说,“科技小院”最大的好处是,与企业、农民一起将创新技术直接转到田间:“比如,我们把播种、施肥、打药等全部机械化,把多项创新技术整合起来,这样的科技小院就是要起到‘住在一个村,辐射一个乡’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科技培训体系,实现作物高产高效,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

    洋专家出谋划策:果树加点镁产量将很美

    3日,中国工程科技论坛144场暨第四届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尹文伦、方智远,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校等高校专家学者,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国家苹果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就“果园土壤管理及果树营养”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Terence Robinson教授等多名国外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分别阐述了各自果园土壤管理及果树营养培育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许多专家还特意结合咱们烟台苹果的种植实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Dr.Volker Romheld:

    对待土壤要像养小孩

    来自德国的Volker Romheld教授将种植苹果的土壤比作刚出生的小孩,果农则是父母。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一些心急的父母平日里就会给“孩子”摄入过多的营养,甚至要将一辈子吃的食物一天给他吃完。但实验证明,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Volker Romheld教授指出,当前中国,不光是烟台地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部分果农误以为只要提高施肥量就能大面积增产。这种错误的认识往往起不到预期的结果,许多苹果园的产量实际上并没提高多少,长此以往,会导致部分果树种植土壤矿物质营养失调。

    分析原因,Volker Romheld教授强调,这主要是由于广大果农缺乏对土壤与植物数据的反馈分析造成的。比如一位果农在种植苹果时,第一年每亩地用了5袋肥料,收成很好,第二年,为了增产,他很可能会加大肥料投入,甚至会用6袋、7袋,但到了收成季节,果树的产量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往往就是因为缺乏对土壤及植物数据的综合分析造成的。

    Volker Romheld教授结合意大利实验室的成果建议,果农在种植苹果时,应该将土壤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小孩,孩子一天天成长,也会一天天变化,果农应该将“它”每一天的变化都记录下来,不定期对土壤和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反馈数据,根据变化数据选择肥料用量的增减,这样才能找到施肥与产量最佳的平衡点。

    Dr.Ismail Cakmak:

    加点镁,产量“美”

    如果说种苹果好比是抚养小孩,那如何让这个孩子比其他孩子长得高、长得结实?来自土耳其的Dr.Ismail Cakmak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为土壤加点镁。

    Ismail Cakmak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各地苹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氮、磷化肥施肥量的逐渐增加,长期偏重施用氮磷等肥料,含镁钾肥料和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加强,每年有大量的镁和钾从种植苹果的土壤中被提取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充,从而使土壤中的镁钾营养逐渐耗竭。

    而镁元素又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作物缺镁叶绿素减少,会使叶片失绿。镁能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强各种物质的合成,加速作物的生长。镁还能提高抗病能力,能防止病菌侵入,对侵染型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一般沙性土,和雨水淋湿过重的土壤易缺镁。过多施用氮肥等化学肥料易造成缺镁症,长期下去,会影响土壤营养结构,降低果园产量。

    Dr.Ismail Cakmak教授以大豆叶子为例,生动展示了镁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建议,果农在种植苹果过程中可以适当加镁肥,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土壤的元素结构比例,还可以增加产量。(侯召溪 张韬)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