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农业专家齐聚烟台论苹果 果树加镁产量高
3日,中国工程科技论坛144场暨第四届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尹文伦、方智远,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国家苹果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就“果园土壤管理及果树营养”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烟台有近400年的苹果栽培历史,在中国,“烟台苹果”家喻户晓。早在1871年,烟台首次引入西洋苹果,掀开了我国苹果栽培的新篇章。上世纪80年代初期,率先引入红富士苹果后,烟台农业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品种选优工作,陆续推出烟富、烟嘎系列新品种,为快速提高我国苹果品质做出了贡献。
30多年来,烟台不断加大投入,无病毒化栽培、郁闭果园改造、果园生草覆草、肥水高效利用以及有机苹果安全生产等新优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生产逐步向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目前,烟台优质果率达到70%左右,总面积260.3万亩,产量455.8万吨,年出口60万吨。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烟台苹果品牌价值为92.2亿元,连续三年成为全国果品类第一品牌。
随着多年来烟台苹果追求高产,化肥使用得过多造成果园土壤的沙化、盐碱化等问题明显,而且这一问题也是国内外苹果产业栽培的通病,因此,果园土壤管理和果树营养改善成为当下亟待改良和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次论坛的专家和学者将在3天时间里,就如何实现高产高效、打造高效土壤、如何进行水肥一体化改造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找到既可以促进苹果高产又能推动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作为我国最富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活动,对我国各个产业的工程科技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次论坛作为我国果树第一次专题会议,将使烟台苹果产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推动烟台苹果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144场暨第四届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国家苹果工程研究中心、市农科院等单位承办。研讨会将持续到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