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栖霞苹果连续5年出口创全国最高纪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3票  浏览17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10日 14:35
  日前,在拥有“江北水果大市场”之称的山东栖霞市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上,我们看到果农们正忙着选果装箱,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车辆正奔向国内外市场。陪同的市果业发展局的领导介绍,今年栖霞苹果又大获丰收,65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15亿多公斤,优质果达90%以上,其中,嘎拉、红将军等早熟果已销售一空,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已接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十几个国家订单15万吨,这是该市多年来全力打造“多国通行证”的结果。
  
  坚持不懈地调整优化苹果品种结构,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从20世纪80年代满山遍岭的小国光到国内第一个引进红富士,从大面积栽培红富士到优中选优、推广烟富1—6系列,从以红富士品种为主到美国8号、红将军、太平洋嘎拉等新品种的引进栽培,从晚熟品种为主到早中熟合理搭配,从一般食用型到营养保健型的转变,每个时期的果品品种结构调整,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丰富和发展苹果市场的原则。目前,该市苹果已形成了30多个品种,早中晚熟品种5:25:70的合理结构。近年来,他们还把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苹果生产上,利用阳光的着色原理,生产出带有“福”、“寿”等吉祥字样和卡通动物、十二生肖等图形的艺术苹果及SOD、含硒、含锌等多微营养苹果,进一步提高了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质取胜的竞争原则,全面提升苹果品质。进入90年代后,该市进一步扩大优质苹果的生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率先总结推广了“刻剥拉”、“矮化密植栽培”等早期丰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后来,推广普及了配方施肥、树下覆草、铺设反光膜等20多项先进的管理技术。随着“绿色食品”时代的到来,他们又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生产上,建立健全了果品生产标准、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三大体系,目前全市建成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50万亩,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市“,全市有200多个村庄和80个企业拿到绿色食品证书,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还与日本、美国、荷兰等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智力支持,促进了栖霞苹果的技术革命。
  
  积极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全方位提升“中国苹果之都”这一品牌形象,努力提升栖霞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先后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天誉”、“宇冠”、“银源”、“德丰”等品牌,按照果品包装体现装饰性、观赏性、商品性的要求,引进水果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等专业化生产线50多条,使果品的产后处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聘请北京等方面的专家,对栖霞苹果品牌战略进行精心研究设计,完成了栖霞苹果标识和系列精品包装设计方案,实行政府统一管理和使用,把“栖霞苹果”作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品牌推向市场。他们还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拿出2000多万元连续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四年苹果广告和在北京、栖霞两地举办了六届苹果艺术节,极大提高了栖霞苹果的知名度,提升了城市品牌。同时,先后组织果品龙头企业,多批次到德国、法国和东南亚等国进行宣传推介;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专门组织力量进京开展果品促销活动;通过积极联系,精心运作,成立了香港、栖霞苹果协会,架起了栖霞通过香港走向世界的桥梁。现在,栖霞苹果年出口量达到20多万吨,连续五年出口产量居全国之首。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